第C2版:浙江林业

德清:

大资金投绿 大手笔造绿

  德清县通过大资金投绿、大措施谋绿、大手笔造绿、大规模扩绿,森林生态系统覆盖更加全面、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明显优化、效益日渐突出。2009年至今,全县累计完成平原绿化3.81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至2011年底达到26.97%,城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1.9%,绿地率达到36.9%,人均公共绿地13.78平方米,乔木树种比例达到81.9%。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德清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平原绿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平原绿化建设工作奖励补助办法》等文件,“十二五”期间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并落实2000万元平原绿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森林通道建设补助、森林城镇(村庄)创建奖励、绿化苗木统一采购、森林网格建设补助以及鼓励森林产业发展,并对平原绿化建设标准、补助政策、项目申报、资金拨付等进行明确和细化。通过政策驱动,引领带动平原绿化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德清县出台了《平原绿化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德清县平原绿化工作要按照“增加绿量、提升绿质、强化绿感”的要求,建设“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支持保障”四大体系。
  坚持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全县实施了精品公园、森林公园、街道绿化、河道绿化等一系列绿化美化工程,大手笔建设了余英溪景观改造、塔山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城市主要道路沿线“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2011年,中心城市新增绿化面积810亩。按照“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要求,大力推进村庄绿化。2011年,全县投入平原绿化资金1.12亿元,新增平原绿化面积1.26万亩,建成森林通道38公里,建成森林村庄26个,改造提升农田林带林网239公里。
  坚持创新机制,长效管理。在资金筹措方面,德清县采用“政府补、部门筹、乡镇投、企业引、社会集”的途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多元投入机制。自2009年实施平原绿化工程以来,全县共投入平原绿化资金3.74亿元。在绿化用地方面,德清县采取征地建绿、租地造绿、拆违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多种形式。在后期管护方面,该县严格执行绿化工程招投标制度,将管护责任落实到造林专业队,包种包活三年;制定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等,确保“种得下、管得住、长得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