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兴起了不少旅游节庆:桃花节、开渔节、杨梅节、茶文化节……这些节庆背后,伴随着的是一些产业的悄然转型。比如,余姚大岚镇,原本是当地主要经济来源的茶叶,如今却成了旅游业的附属品,茶叶不仅用于品,还在“看”字上下足了功夫。
日前,由苏、浙、沪、皖四省市旅游局共同主办的长三角城市群年度旅游产品评选揭晓,余姚大岚镇茶园成功入选最受欢迎的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
一道茶:涩中寻甜
曾经出口非洲每公斤不到6元钱
大岚镇地处余姚四明山,是姚江、曹娥江和奉化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几年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茶叶和外出打工,“以前的茶叶多数是‘珠茶’,主要出口非洲,一般价格在每公斤4-6元。”大岚镇旅游办主任王植说,此后大岚开始“思变”。于是,建桥修路,绿化造林,把生态旅游业作为重点经济发展方向,接下来便有了生态品牌和茶文化节。通过茶文化节聚集人气,以此带动都市旅游,最终实现把当地农副产品卖出去的目的。“以前,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经济,对各乡镇的工业指标都有相应指标考核,我们只能依靠‘挂靠单位’才能完成任务。但今年起,政府对大岚镇的工业产值、技改投入、节能降耗等指标已不作要求了。”王植说。
二道茶:苦尽甘来
打出了高山云雾茶品牌
1998年,余姚茶企成功注册了“四明龙”商标,尤其是“余姚瀑布仙茗·四明龙”先后获得国内外名茶评比金奖,由此,大岚云雾茶的茶香也越飘越远,2008年,大岚镇被授予了“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
打“生态牌”,余姚有一手;卖茶叶,余姚也有一手。他们的治茶思路很清晰:“巩固龙尖、减少珠茶、发展中档茶”。现在,一般早茶每公斤能卖到2000多元,差一点的礼盒装茶叶每公斤也要400-800元。
目前,全镇共有茶企120多家,茶园2.6万亩,茶叶产量占宁波全市的十分之一,90%以上村民与茶叶和旅游挂上了钩。更有趣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因为生态而转身成了长三角城市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了。
三道茶:其香悠远
开发新品良种茶数千亩
围绕“四明龙”这一品牌生产系列产品,当地组建人员进行全国推广。“就像茅台酒一样,依靠茅台这个品牌,延伸价值较低的‘茅台醇酒’、‘茅台国宾酒’、‘茅台镇酒’等系列产品。大岚的茶叶也是这个思路。”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郑文杰这样说。
不过,在郑文杰看来,大岚的茶叶虽说质量不错,但品牌影响无法与龙井、铁观音这些相提并论。“四明山虽然适合茶叶生长,但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新茶上市时间比别的产茶区晚一个月左右,明前茶和礼品茶市场都很吃亏。”为此,大岚积极引进新品种,相继发展了银霜茶、乌牛早、龙井43、黄观音、白茶等良种茶数千亩,“并引进新技术,开发保健茶等新产品,希望能在早茶上分一杯羹。”
吴 静 叶兴法 陈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