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义乌:

调整职能勇担当 商贸大市保安全

  面对义乌国际性商贸城市总量大、多样性、高标准的畜产品消费安全需求,义乌市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从队伍建设入手,不断探索适合义乌实际的执法机制,实现畜禽及其产品的安全监管,有效保障了国际商贸城市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加强行风建设 打造执法新队伍
  义乌市畜牧兽医局于2010年实施参公管理,工作重心由单纯的技术服务转向服务指导与监督执法并重。为了适应身份的转变、承担好新的职能,该市畜牧兽医部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行风建设活动为抓手,打造合格的执法队伍。一是强化学习提素质。坚持每周组织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先进事迹学习及基本业务知识普及学习等活动,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二是自查自纠促整改。定期开展思想认识、工作纪律、工作执行力的自查自纠活动,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整改,做到真抓、真改、真干。三是完善制度建规章。紧密结合畜牧兽医工作实际,制订了《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
  (二)以人员调整优化为载体,构建优质的监管体系。经过调整充实提高,目前全市基本建立了以市级45名参公人员为骨干、40名协检员为补充,镇(街)26名动物防检员、31名协防员为基础的畜牧监管服务队伍,形成了以市级畜牧兽医局为中心,2个动物检疫站为防线,2个畜禽屠宰检疫点及14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为支点的监管网络。
  实行内外联动 探索执法新机制
  为提高办案效能,该局根据不同案件的办理流程,制定了局内部各科室共同执法、局与其他部门联合执法两套工作模式,形成了“内外联动、分类执法”的执法机制。
  (一)由畜牧兽医局主办的案件,实行职能科室初办协办、动物防疫监督科主办结办的工作机制。该局借鉴交警现场监管、现场办案的工作方式,明确其他科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养殖场(户)、贩销经营者未按规定操作的违法违规行为,立即固定证据,做好案件的前期工作,并及时移交给动物防疫监督科查处。
  (二)由多个部门会办的案件,实行市动物防疫指挥部协调沟通、相关部门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对群众举报到96150数字城市的案件,由市动物防疫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案件类型和案发地点,明确负责督办的成员单位和承办的指挥小组,指导督促及时查处。该局及时将检疫出证和备案报验情况通报给动物防疫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便于他们协查。
  两套执法机制互为补充、共同推进,有效简化了办案流程,缩短了办案时间,提高了办案效率。两年来,义乌市畜牧兽医局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67起,处理96150数字城市案件35起,有效保障了该市畜禽及其产品安全。
  坚持严格执法 促进畜牧业新发展
(一)坚持“执法必严”原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开展了“瘦肉精”、兽药、生鲜乳、饲料等专项整治,有效净化养殖源头;加强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对调入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严格实行调运备案报验管理制度,有效防堵染疫动物和不安全畜产品进入该市,确保上市畜产品安全。由于执法监管到位,该市涉牧生产经营行为逐步得到规范,2010年该市共办理涉牧违法案件46起,2011年办理21起,同比减少119%。(二)坚持“预防为先”原则,畜牧业法律法规宣传到位。以科学防控年和《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宣传贯彻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农民信箱、资料分发、专题培训等形式,该市着力加强对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进行普及宣传,将畜牧业发展政策、养殖新技术等信息免费送给规模养殖场和全市畜牧兽医工作者。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养殖场、饲料、兽药经营加工业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依法生产经营意识,规范建立养殖(销售)台账,提高畜牧业法律法规的普及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