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一直让我这个从小就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向往无比。大年初四,我来到了杭州江干区丁桥镇皋城村,惊讶地发现,在距离杭城中心咫尺之遥的地方,竟有这样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宜居美丽乡村。
走进皋城村,总会觉得这里不像农村:200多幢3—4层的小楼错落有致的排列着,独门独院,清爽整洁;村里的道路是整洁干净的柏油路,地下有先进的生态排污系统;大大小小数个公园式健身场坐落在村里各个角落,福态的老人并肩坐在村内随处可见的长椅上,悠闲地享受着冬日里的暖阳。移步村中,处处是芳草鲜美、鸡犬相闻的田园美景。
可就在几年前,皋城村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以前出入村子,只能靠几条不过3米宽的黄泥路。汽车是开不进来的,骑车也会被溅得一身黄泥。”皋城村村委会副主任俞建国告诉记者,皋城村的变化始于2004年,当年,皋城村完成了村庄发展总体性详规,力争把皋城村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渡假为一体的“杭州最美乡村”。为此,村里开始花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修建公共设施。2010年,皋城村还被规划为杭州市第三批风情小镇。多年的建设,让皋城村和人们印象中的农村大不一样了。现在,村里的排污、监控、停车场、公园、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与城里的高档小区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皋城村变美丽,最受益的还是村民们。村民郑兴荣今年60岁,现在在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帮忙。走进他的家,记者便被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吸引住了:两条精神十足的看家狗,五棵壮实的橘子树,还有一群跑来跑去的小鸡小鸭……
“这些都是我平时自己打理的。”郑老伯告诉记者,自己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早晨四点半起床,用村里新修的健身器材进行早锻炼;七点多吃完早饭,步行至不远处的老年活动室帮忙;中午回家吃个午饭,打个小盹;下午打理院子,再从自家菜地里摘一些晚上想吃的蔬菜;晚上吃完晚饭,就带孙女去村里新建的公园散步,走累了才回家。“别看我年纪大,但身体肯定比城里的老人好,因为咱这里环境好,空气好,有利健康啊。”与城里同龄人的生活相比,郑老伯有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越感。
皋城村的山清水秀不但给村民创造了个天然“氧吧”,也为当地带去了丰厚的旅游财富。现在,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回乡创业,办起了农家乐。村民陈国勇就是其中之一,前年,他回乡开办了“友怡晨茶庄”。“一到旅游旺季,每天忙得都像打仗一样。”陈国勇告诉记者,因为村里环境好,不但杭州市民喜欢来,连上海、江苏的客人也慕名前来休闲。“一年下来,毛估估有七八万的收入,我打算其它生意都不做了,就专心办好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