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冷空气过后,杭城各家医院心内科病房爆满,门诊量也比平时增加了不少。现在冬至已过,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到了,心血管病患者该如何安全过冬呢?
心血管疾病“偏爱”冬天
60岁的张女士,突感胸口疼痛,慢慢地后背也开始疼痛。她躺下休息半个多小时仍没缓解,家人拨打120将她送往医院,经检查发现,她的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必须立即手术治疗。
常说“心梗猛于虎”,心血管疾病就包括了冠心病(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这些病四季都会发生,但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3月,心血管病容易加重,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
心血管病之所以在冬季会频频高发,第一诱因就是冷。在冷空气骤然刺激下,人体会出现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等现象,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等。寒冷的天气也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因为寒冷,身体需要靠消耗能量来产生热量,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这让原本就脆弱的心脏超负荷运转。
天寒尤其注意面部保暖
“心梗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浙江绿城医院心内科主任万海燕说,心血管病人无需过分紧张,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只要注意好生活中的小细节,就能够安全过冬。
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面部保暖,这是因为面部皮肤的血管对寒冷特别敏感,当碰到寒冷的空气,面部血管会突然收缩,引起连锁反应,会造成血压波动,影响心脏,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如果程度比较严重,会造成血管破裂,出现心脏骤停或者脑血管破裂的情况。
所以,在气温骤降的时候,心血管病人走到室外,最好用围巾包住脸颊,给自己的脸部保暖,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心脏。
有晨练习惯的人们要注意,冬季切忌一大早出门进行运动锻炼,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9时半到下午4时之间风和日丽的时段。切记避免剧烈的体力运动,因为高强度运动导致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大幅度升高,极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
前胸疼痛是发病信号
发生心梗的病人,十个人里六个都是因为对疾病放松了警惕。绿城医院心外科主任尚玉强说,有的病人必须手术治疗,却一直保守吃药控制、缓解,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后果不堪设想。有的病人血压飙到200多了,还当没事,一旦发生心梗或者卒中,就异常凶险。
万海燕指出,心梗的典型症状是,前胸正中巴掌大小的一块区域剧烈疼痛,而且疼痛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还有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大家也要引起重视:
1.头晕,伴随肢体麻木,或者头痛呕吐,或者出现嗜睡且意识障碍时,应迅速前往医院。这很有可能是脑血管出现痉挛,诱发脑血栓等。
2.当胸口疼痛时间变长,频率增加,并伴有明显胸闷,感觉呼吸困难,这有可能是心绞痛恶化了。
3.血压持续增加,吃药也无法控制,当收缩压在180以上,舒张压在110以上,要赶紧到医院就医。
此外,有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的家庭,最好在家里准备一些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等。一旦出现发病信号,应选择其中的一种药物1-2片,放在舌下含服。
李如艳 王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