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版

2011年度浙江农村十大新闻人物

  01 淳安救火六勇士 在烈火中永生
  救火六勇士系淳安县姜家镇浮林村人。2011年2月5日,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林大火,老党员姜明堂,计生员姜美娣,党员姜崇槐,村民余新养、姜继学、姜良青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冲进火场。山林大火扑灭了,六位勇士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被授予革命烈士、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02 沈要刚 “春笋冬出”技术创始人
  沈要刚,杭州市余杭区竹笋研究所所长、联一竹笋合作社理事长,“春笋冬出”技术创始人。沈要刚总结出早竹“春笋冬出”实用技术,受益竹农万余人,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2011年3月,他荣获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
03 王晓燕 参与培育高产稻种亩产再创新高
  王晓燕,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与宁波农科院研制和开发了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其中“甬优6号”和“甬优12号”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推广品种;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2”攻关田连续4年亩产突破800公斤,连续4年创我省晚稻高产吉尼斯纪录,2011年更是取得了亩产超900公斤的高产佳绩。
04 许跃进 刷新浙江粮食亩产纪录
  许跃进,鄞州区洞桥镇百梁桥村农民,承包粮食种植面积890亩。他把传统种粮经验和科学种粮技术很好地加以结合,他种植的“甬优12”单季晚稻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943.1公斤,创造了我省新的水稻高产攻关田亩产纪录。
05 陈卫忠 为农民建立风险基金的杰出青年
  陈卫忠,浙江中味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对“三农”始终饱含深情,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服务“三农”,今年在浙江、四川等地建立无公害榨菜、黄樱椒、航香18水稻基地共3.5万亩,带动1.5万多农户增收致富。公司每年从销售利润中提取5%作为风险调节基金,用于对农民的价格补贴。
06 杨七明 不忘任职承诺签下13份“生死状”
  杨七明,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他放弃经营红火的生意,回村当党支部书记,身患癌症仍不忘任职承诺,不顾与医院签下的13份“一切后果自负”的责任书,带领党员群众把一个落后贫穷的后进村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样板村。2011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强调,杨七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应广泛宣传、弘扬。
07 夏声广 自掏腰包开发植保智能软件的农技员
  夏声广,永康市首席植保专家。他自掏腰包开发设立了“声广植保”网站和“水稻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自助式智能咨询系统”,受到农民欢迎。专家评价:“这套软件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技术建立数据库,集‘傻瓜化’和‘智能化’于一身”。截至目前,该网站和智能咨询系统的访问量已超10万人次,遍及20多个省份。
08 吴艳霞 借文化之势促农村经济发展的能人
  吴艳霞,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人。月山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山村春节联欢晚会—月山春晚曾上过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被全球20多家网站直播。吴艳霞创办庆元县山妞果蔬专业合作社后,以“月山春晚”为营销内涵,宣传和推销当地特色文化、风景和农产品。她的“月山春晚携山妞果蔬走进都市”创业项目获得“省农村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大赛银奖。
09 潘建义 致力于茶农致富的农艺师
  潘建义,丽水市农业局农作物站站长、丽水市茶叶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10年来坚持不懈积极创新丽水茶产业“五优化”(茶树品种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模式,探索开展丽水茶产业转型升级,全市累计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35万亩,良种推广率全省第一。2011年全市茶产业产值18.3亿元,是2000年的15倍。
10 余金红 优秀渔农村社区干部
  余金红,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党委委员兼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余金红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闯劲和干劲,带领社区群众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渔农村致富路。2011年12月,她被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树为优秀渔民村干部典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