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战略
3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我省由此诞生首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0亿元,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02 我省早稻平均亩产创全国之冠
我省出台政策,通过“两提高、两加大、三继续、三确保”,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省财政安排粮食生产扶持资金3.6亿元(不包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比上年净增6732万元,增长23%。
在科技的强大支撑下,今年浙江早稻平均亩产达407公斤,为全国最高。永康、玉环、诸暨、鄞州、宁海等地晚稻亩产超900公斤的高产田块共11块、百亩示范方3个。其中,宁波鄞州区桐桥镇许跃进农户种植的1.2亩“甬优12”,亩产达到943.1公斤;百亩示范方产量之最为鄞州区桐桥镇的912.7公斤。
03 农业“两区”建设引入新模式
我省积极围绕服务和支撑农业“两区”的目标,按照多功能、一体化的要求,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行“3+X”服务模式,着力增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截至10月底,全省已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199个,面积142.38万亩。全省已公布确定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137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298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684个。
04 浙江出台意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作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我省切实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于3月16日下发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提升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加快农业“两区”水利设施等建设。
05 首张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落户浙江
11月8日,国家海洋局向宁波龙港实业有限公司颁发了我国首张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象山县旦门山岛使用权证,开启了我省无居民海岛开发保护的新路径。旦门山岛的使用年限为50年,开发用途是旅游娱乐用岛,目标是打造成高端旅游休闲基地。
06 12个欠发达县获特别扶持
从2011年起,省财政将连续3年、每年筹资16.8亿元,对泰顺等12个重点欠发达县(市、区),分类实施特别扶持政策,其中泰顺等6县每县补助2亿元,磐安等6县每县补助8000万元。特别扶持政策的实施,是我省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07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全覆盖
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2011年,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速,到7月底,我省已有29874个村(社区)建立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约占全省村(社区)总数的97.81%;年内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
08 我省通村公路全面建成
经过8年努力,2011年,我省通村公路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和具备建路条件的行政村都通上了等级公路并实现了路面硬化,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2003年至2010年,全省累计建成通乡、通村及联网公路8.3万公里,累计完成总投资329亿元。
09 温州入选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
2011年,农业部正式批准全国18个市(县、区)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温州市作为省内唯一试验区,具体承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项目。改革试验成果将为国家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实践依据,并为全国推广提供借鉴。
10 宁波率先实现农民看病刷卡报销
12月12日,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报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看病刷卡直接报销。这意味着宁波9个涉农县(市、区)的311.6万新农合参保人员,也能像城镇居民医保病人一样,在医院当场刷新农合卡,实现费用即时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