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我省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

到2015年,7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要实现机械播收

  □见习记者 郑慧玲
  本报讯 到2015年,我省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是记者从12月28日下午召开的“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今年,我省粮食总产有望达到781万吨,比去年增加11万吨。这得益于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我省1900多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粮食综合机械化作业率为64.8%,相当于替代了210万青壮年劳力。在农村劳动力加快向城市、非农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用工荒、雇工难、成本高已是常态,如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减人、增机”已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一条现实而必然的路子。
  据统计,2005年至2011年,全省投入农机化资金8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扶持资金超过30亿元,中央安排我省购机补贴资金从2005年的35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4.1亿元,省财政扶持资金从500万元增加到1.1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全省拥有大中型耕作机械1.7万台、联合收割机1.9万台、插秧机7586台、烘干机2132台、机动喷雾(粉)机20万架、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2万台(套)、冷藏保鲜库140万立方米。全省农业机械原值预计240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470万千瓦,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88千瓦,比2005年分别增长46.5%、18.5%和23.2%。
  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提升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同时,《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条例》也已列入省人大立法计划。这些政策意见的实施必将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据悉,2012年中央财政的第一批2.8亿元农机购置资金已经下拨我省。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强化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2012年农机补贴政策做了适当调整:一、补贴指标一次性下达,实行总量控制,更好地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二、补贴资金分批拨付,实行年终调剂。三、补贴资金结算由省级财政结算调整为县级财政结算,农民由差额购机转变为全额购机,补贴资金将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给农民,方便农民购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