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讨薪诗”的背后

  近日,网名“讨薪寒”的重庆籍农民工刘仲凡在微博上连续发表多篇讨薪文章,引发众多网民关注。网友将“讨薪寒”发表的讨薪诗称为“讨薪体”,他本人也被称为“网络讨薪”第一人。
  刘仲凡写道:老板差我万多元,拿着字据去要钱;恶人不给反出拳,钱未要到鼻骨断;相关部门都求遍,推来推去谁人管。
  如果单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首“讨薪诗”称为“打油诗”更为合适,但是,这并不能抹煞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心理震撼和情感冲击,朴实诗句中,反映出农民工讨薪所遭遇的磨难和挫折,其背后的无奈和泪水,正是社会底层群体最真实的写照。
  刘仲凡是幸运的,因为率先采用了“微博讨薪”,所以他的遭遇引发了媒体和公众更大的关注,也就为其欠薪问题的最终解决带来了更大的希望。但是从整个农民工群体来说,“微博讨薪”的出现,不但不是幸运,更多的则是一种悲哀。因为它预示着,继以前的“跳楼讨薪”、“下跪讨薪”等等之后,新的讨薪方式又横空出世,这也意味着,这些年来民工群体被欠薪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实践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仅仅依靠企业道德自律,是永远无法解决民工欠薪问题的。只有劳动保障部门严格执法,加强对恶意欠薪企业的惩戒力度,甚至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才能遏制欠薪行为,杜绝欠薪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应该好好研读这首“讨薪诗”,领会一下“讨薪诗”中的血泪和辛酸的,正是政府劳动保障部门。
(摘自《合肥晚报》 苑广阔/文 2011年12月2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