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商香港天玺盛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纬一行来到丽水市,专程考察并洽谈丽水天玺台湾医美养生园等项目投资事宜。“丽水山清水秀,中药材资源丰富,发展养生事业前景广阔。”王立纬说。
这是今年6月举行2011海峡两岸(丽水)中药材合作交流暨展示会后,又一批到丽水考察的台湾客商。“近几个月时间里,已经有多批台商来到丽水访问、交流、考察。12月中旬,台湾还将专门组团到丽水,重点考察丽水市的中药材产业情况,并进行项目投资。”丽水市协作办副主任麻卫平说。
一边是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丽水,一边是中药材市场容量巨大的台湾,找到了合作的契机,双方的手正牵得越来越紧。借助这些合作,丽水市开始充分发挥浙西南“天然药园”的优势,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中药产业现代化,打开台湾市场,进而迈向世界。
丽水有我省85%以上的中药材品种
丽水市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野生药材繁多,蕴藏量大。“丽水山多、地广、水足,为各种中药材提供了良好的孕育条件,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丽水市农业局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吴剑锋说。
据了解,目前丽水市已发现中药材资源2033种,浙江省85.24%的中药材品种丽水市都有。全省1850种植物药材,丽水市就达1813种,在全国363种中草药主要品种中,丽水市也占了251种。
丽水市中药材种植规模也居全省前列,达20.23万亩,其中,百亩以上中药材基地40多个,栽培品种主要有厚朴、茯苓、杜仲、白术、白芍、贝母、灵芝等40多种。其中,全市厚朴产量约占全国的40%、浙江省的95%以上。缙云的薏米(米仁)产量居全省之冠,壶镇贝母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处州茯苓年产量约占全国的30%。有着“中华灵芝第一乡”美誉的龙泉市,年产干芝267吨,产孢子粉135吨。龙泉灵芝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被评为丽水市“处州十珍”农产品。丽水市中药加工产业也已初具规模,形成了18家较具特色的骨干企业,为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台商合作日渐深入
台湾中药材市场容量巨大。目前,台湾从事中药行业的各类企业有1万余家,每年进口中药材5.5万吨,其中从大陆进口4.2万吨,直接用于中药房、中医院及生产保健品和中药制品。
“台湾中药材浓缩萃取技术先进,产业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而丽水市生态环境好,中药材种类齐全,原料纯正,种植面积广,两地中药材产业互补性大,合作空间非常广阔。”麻卫平说。
早在去年9月举行的2010海峡两岸(丽水)中药产业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上,丽水市就已经和中国药材公司及台湾一些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共同建设白术、浙贝母等“浙八味”药材及其它一些药材的种植基地,将丽水中药材直供台湾市场。今年,丽水市又与台湾方面进一步加深中药材产业的合作,签订了《中药材贸易供货》、《中药材生产厂家购销》、《南明山天玺台湾医美养生生态园投资开发》等多个合作协议。
目前,除“浙八味”药材外,丽水市的西红花、铁皮石斛和薏米等也都与台湾方面达成了长期供货的合作意向。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对这些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丽水通过与台湾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为推进两岸中药产业合作交流,实现大陆中药材直供台湾市场开辟了一个新通道。”
中药材产业前景灿烂
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临床应用面的扩大,为中药材走向市场打下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而中药材所具有的天然养生功能,更是使这一产业拥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今年的海峡两岸(丽水)中药材合作交流暨展示会上,台湾中药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朱溥霖表示,中药“浙八味”是广受欢迎的抗衰老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抗疲劳、促免疫等一系列功效。
借助与台湾各方面在中药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成功合作,丽水市正不断深化中药养生理念并用于实践,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中药产业的现代化。“目前,丽水市中药工业发展迅猛,中医药研发及科研基础技术明显进步,药食资源的开发也已初见成效。”麻卫平说,“借助台湾市场,进而走向全球,浙西南‘天然药园’今后或将名扬世界。” 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