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衢州林下经济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品种类型呈多样化,年产值超过5亿元。
科学培育,竹林亩产超万元。龙游县林技人员指导农民对竹林进行覆盖,实现春笋冬出,平均每亩鲜笋达1250斤,产值10230元。衢江示范户余正中通过技术手段,去年竹林每亩收入达到10798元,突破万元大关。
衢州是我省的毛竹主产区,共有竹林141.9万亩,立竹量达2.1亿株。“十一五”以来,该市通过实施竹林增效工程,推广“一竹三笋”、春笋冬出覆盖技术,开展“双百万”示范试验,提高竹林的出笋率,实现了竹林培育技术的新突破。
林间套种,生态经济双赢。在落叶板栗林下套种茶叶,高低搭配,既防水土流失,又增加经济效益。衢江黄坛口乡从2008年开始,结合库区脱贫工程,在板栗林中套种茶叶,2008—2010年累计发放“乌牛早”茶叶苗60余万株,套种面积150余亩。江山双溪口农民吴香云在17亩猕猴桃林中套种茶叶,亩产值达1068元。
除套种茶叶等经济作物外,该市还在林间套种珍贵树种、名贵中药材。浙江曼地亚红豆杉公司在常山球川镇麦田村杉林中套种红豆杉,每亩套种1500株,能采鲜枝条1500公斤,效益可观;龙游县投入10万元试验推广竹林套种草珊瑚、黄精;常山个体户程照贵在油茶林中套种太子参、玄参等名贵中药材。目前全市林间套种品种达30余个,面积3万亩。
林下养殖,复合经营效益高。龙游横山镇下宅村养鸡大户吴玉柱,在当地承包山林600亩,种植毛竹、松木等林木,同时在林下放养土鸡,规模达10万羽,年产值400万元。据悉,衢州市林下养殖畜禽和野生动物的品种有30余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达100余户,产值在7000万元以上。
刘连土 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