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这些种养模式,适合你吗?(之三)

  农业废弃资源利用型
草菇—蘑菇—蔬菜生态循环种植
  近年来,随着蘑菇栽培原料(稻草、牛粪)和人工费用上涨,菇农比较效益降低,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是菇农增收的关键。该模式根据草菇、蘑菇两个品种的生长季节不同(草菇6—9月栽培,蘑菇10月份以后栽培)进行合理搭配,达到一年二菇,提高菇房利用率。同时,利用草菇种植后的草料种植蘑菇,蘑菇种植后的培养料施于蔬菜,实现节约资源与增加收入的目的。
  温岭市广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新河镇河头梁村建有20亩蘑菇生产基地(标准棚10座,面积6万平方尺)、130亩蔬菜基地。模式实施期间,种植草菇2万平方尺,增加收入6万元,同时利用草菇生产后的草料种植蘑菇,节约成本1万元,共计节支增收7万元。蘑菇菌糠用于种植番茄,不仅减少了化肥施用量,成本降低,而且提髙了产品产量和品质。
葡萄残枝—秀珍菇菌糠—马铃薯废物循环利用
  秀珍菇的基质原料以棉籽壳为主,但近年棉籽壳价格迅速上涨(从2009年的800元/吨,提高到目前的2400元/吨),极大地提高了食用菌企业的生产成本。温岭市明波食用菌种植园地处滨海镇阐南村,他们利用修剪掉的葡萄残枝,探索节本增效的新型生态模式。去年,共有效利用葡萄残枝25吨,代料生产秀珍菇5万包。与常规基质配方相比,每包降低生产成本0.4元,节约成本2万元。并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葡萄枝和棉籽壳的最佳配方比例。同时,利用秀珍菇菌糠覆盖种植马铃薯比用稻草覆盖亩增1389公斤,亩增产值3611.4元。同时,收薯时不需用工具挖,如捡鸡蛋一样轻松地将马铃薯从地里捡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陈学根 江小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