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杭州律师开辟另类休闲》后续

“灵芝家养”有了袖珍版

  •   灵芝正在培养器内生长。
      去年初,杭州律师何松庆突发奇想——把灵芝作为一种“另类宠物”养在家中,并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娱乐休闲方式(详见本报2867期5版)。那么,这一“看上去很美”的创意,实践到了何种程度?笔者近日再度进行了探访。
      灵芝生长需要独特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因而在自然界中难得一见。不过,在何松庆的实验场地内,笔者看到在一个长长方方的透明玻璃培育箱中,一株株水灵灵的灵芝正旺盛地生长着。
      年近60岁的何松庆,现为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在此前,他曾在供销社供职。业余时间喜欢养花弄草的他,对许多新奇的事物抱有好奇之心。去年初,他突然冒出了“灵芝家养”的念头。
      据介绍,将灵芝作为食用真菌进行大规模种植,目前在农业领域已经实现。但通过一个小型容器,模拟出生长环境并进行培育,绝非易事,这也是“灵芝家养”所必须要突破的一个瓶颈。何松庆自己摸索设计的这个长方体的透明玻璃箱,实现了这一跨越。
      何松庆将它命名为“灵芝智能培养观赏箱”,2011年4月,还取得了专利权。本报对此予以报道后,不少读者对此产生了兴趣,一些人还特意来电询问,希望与何松庆合作开发这一产品。
      而在初获成功之后,何松庆很快发现了一个难题,一个有碍于其产品市场化推广的难题:看似不大的培养箱,算上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设备,其市场售价需达3000元左右才能赢利。另外,作为家庭休闲娱乐的商品,其环境控制的操作复杂,加之培养箱的体积相对较大,使用起来不方便。
      如何降低成本、缩小体积,何松庆为此苦苦思索。今年6月,何松庆想出了一个破解的方案,制作出一个袖珍版的培养器,将多株灵芝共养改为单株培养。这样一来,成本急剧下降,预计售价可控制在100元左右。
      近日,笔者再度探访时,看到了这一设计简洁而不失雅致的小盒子(见图)。以黄、白为基色的灵芝原基(灵芝成型之前的称谓)虎头虎脑地向四周探出。“这个培养器,我也提交了专利申请,目前正等待专利局的反馈。”何松庆一脸欣喜地说。据了解,为了能简化装置,他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试验,从10多个灵芝品种里,筛选出适应家中温度、湿度、光照的几个灵芝品种,并经试种获得了成功。“新设计在实践中,经历的挫折也不少。起先菌丝不受控制地在培养器内四处生长,后来才琢磨出是内部的一个密封圈不密封造成的,经过改进材料,问题才得以解决。”何松庆介绍,此后,又因为受到杂菌的污染,灵芝长坏了,结果一下子损失了几十盆。在迈过一个个坎坷之后,“灵芝家养”的技术如今日益成熟。
      “城里人很少见过鲜活的灵芝,我的这一创意应该会有较大的市场!”何松庆说,种在培养器内的灵芝,届时只要放置在阳光不会直射的地方即可。在家中看着鲜活的灵芝从盒中钻出,由小变大,由黄变红,并最终成长为错落有致、五色生辉的灵芝子实体,无疑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并充满趣味的事情。待灵芝成熟晒干后还可以制作成盆景摆设,或制作成其它装饰之物。
      据了解,“灵芝家养”的面市计划已紧锣密鼓。培养器开模后,何松庆一次即制作了1000只。他最近盘算着找一些花鸟市场“试水”,如果市场反映良好,就批量化地投入生产,让“灵芝家养”这一另类休闲方式进入百姓家庭。
    陈彤 文/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