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养老钱成了“唐僧肉”

43位老人被骗140万元

  •   “本公司的保健产品利润丰厚,投资就有高回报”,去年下半年,在嘉兴城郊结合部的一些菜市场、小巷口出现的宣传单,吸引了不少大伯大妈投资入股。4名犯罪嫌疑人虚构“富二代”、“高级营养师”、“名厨之后”等身份,从43位老人手中骗得 140万元。
      近日,这4人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诈骗罪站在了嘉兴南湖区法院的被告人席上。
    盯上了老人的养老钱
      去年6月,江苏人俞某、张某、缪某、王某等4人开办了嘉兴市知新商行,主要销售保健品。这家公司的注册资金只有5万元,他们销售的药膏、蜂胶等商品都是从其他地方买来的便宜货。
      眼看公司生意不好,4人决定改变思路,他们把目光瞄准了老年人,“老人肯定都有存款,而且一般都放着不用。他们来投资的话,公司有了资金就能运作起来了”。4人为此进行了分工:有人负责营销、宣传,有人负责培训讲课,有人负责后勤工作……
      一切就绪后,他们在老年人经常出现的菜市场、小巷口分发“知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片、传单,还赠送一些小礼品。不久,这家商行便门庭若市。
    “糖衣炮弹”打中老人
    “又是培训、又是开会、还要签协议,我就投资了5万元。谁知道他们是骗子呢!”案子开庭时,胡奶奶来旁听,一脸的痛心疾首。
      胡奶奶丧偶后一直独居,有次上街收到了一张“知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宣传单,上面说参加公司讲座可以领取小礼品。
      胡奶奶冲着礼品去听了。“我们公司的保健产品利润丰厚,如今公司要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所以邀请大家投资——投资1万,每月有400元回报。不过名额只有50位。”胡奶奶一听,有点心动。
      胡奶奶有几个街坊纷纷投资了,面对高收益的诱惑,她也狠下心,拿出了5万元,还跟公司签了《合作协议书》。
      “您投资了,就相当于是公司的兼职员工,给您的回报是您的‘兼职工资’。”此后,胡奶奶还真的分3次拿到了共6000元“兼职工资”。
      为了让老人们更加相信,公司又安排了免费体检、外出旅游、请吃饭等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老年人投资。
      后据了解,老人们投资的钱一部分被用于支付保健产品的货款、老人们的“兼职工资”,剩余的都被俞某等人用于赌博、挥霍。
    “富二代”谎话连篇
      退休在家的吴大妈也是“兼职员工”,她先后投资了9万元。不久,“好事”又找上门来。
      吴大妈曾无意中透露家中还有40万元存款准备留给孙子买房,于是,俞某找了个机会告诉她:自己是“富二代”,父亲在江苏有占地几百亩的农庄,并且他家在深圳、海南、上海等地都有房产,父亲还准备在嘉兴荷花堤附近投资房地产……俞某还称,缪某家里是承包农田的;张某的父亲是苏州名厨,给中央领导烧菜的;王某是高级营养师,讲一堂课可以收到几千元……反正,在他口中,公司的4个经营人都是“腕”。
      听说俞某的父亲要在嘉兴开发房地产,吴大妈来了兴趣,她让俞某为自己的孙子留套房子。俞某正中下怀,爽快地说:“缪某已经集资了60万元,您再加40万元,就够买100万元一股了。房子造好后,让您第一个挑。”
      事实上,俞某、缪某等人根本不是什么“富二代”,俞某的父亲在江苏南通一家钢丝绳厂上班,缪某的家境也很一般。拿到了吴大妈的40万元钱后,俞某当天就回到了南通,分给缪某5万元后,他花23万多元买了一辆本田CRV车,然后又到海南岛快活了一番……
      当天的庭审,许多被骗的大伯大妈都来旁听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妈诉苦说:“这些钱都是我们省吃俭用攒起来的养老钱啊。现在被骗了,我都不敢跟子女讲!”
      开庭当日,案子足足审了一天,法院将择日宣判。
    南历 南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