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州大草原上有一种草地鼠,这种鼠成长很快,大概一个半月就会发育成熟,然后离开母鼠开始独立生活,而它独立生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洞,并且洞穴肯定会在一株柑树的下面。
柑树是草原上的灌木植物,花开很快,结果也很快,果实有半个黄豆粒那么大,成熟后就会崩落在地上,草地鼠以这种果实为食。由于草原上的气候非常适宜,因此,柑树一生不停地开花结果,大量的柑树籽堆积在树底下。
草地鼠非常勤快。别看它很小,食量也不大,但它一旦开始自己独立生活,除了进食和休息外,其余时间都在寻找柑树籽。尼日利亚大学埃登副教授为研究这种现象做了一个观察,他挖开一只草地鼠的洞穴,发现它的洞穴很长,除了在洞口不远的地方留一段空间给自己外,其它地方都塞满了柑树籽。经初步估算,这些储备足够它吃上半年的,可它为什么不享受一下还要每天忙碌呢?为了解开这个疑问,埃登设法将一只草地鼠堵在洞里,然后观察它的变化。刚开始,这只草地鼠饿了便吃柑树籽,可两天过后,草地鼠却在柑树籽前来回徘徊,一口都不吃了,并猛烈地撞击洞口。“它肯定是要出来找食”埃登认为。于是,他找来一堆柑树籽放进洞里,草地鼠安静了。可几天后,草地鼠又猛烈地撞击洞口想出来找食。于是,埃登得出一个结论:草地鼠每天不停地找食,是要保持自己的“粮仓”具有一定的规模。
但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
这种鼠虽然洞穴就在柑树底
下,但它却从来不吃洞穴上面的柑树籽,而是跑到很远的地方寻找柑树籽,然后将它衔到洞里储存起来。埃登计算过,按照一只草地鼠每天的食量,一株柑树一年产的树籽足够一只草地鼠吃得饱饱的,可它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找树籽呢?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
草地鼠不停地忙碌,舍近求远的找食方式给了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我们为实现一个既定目标,往往是不停地奔波而忘记了享受;第二,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开在我们窗口前的玫瑰。这两个启示也是我们人生的两大遗憾。
(摘自《辽宁青年》程刚/文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