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本是海水产品中的稀罕物,可眼下,越来越多金枪鱼“游”上了居民餐桌。
让普通百姓“年年有鱼”的源头,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与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携手探索的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据介绍,经过近三年的项目成果推广及应用,我国大洋金枪鱼捕捞渔船已达301艘,累计捕捞金枪鱼37.28万吨,年产值33亿元,占远洋渔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目前,金枪鱼已经和竹荚鱼、鱿鱼一起,成为百姓海鲜菜肴中最常见的三大深海鱼。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大洋金枪鱼产业几乎是空白。1993年起,我国专家组成专题项目组开展金枪鱼资源与环境调查,首次成功开发我国7个大洋金枪鱼作业渔场;自主研发高效生态型金枪鱼延绳钓钓具,并建立了金枪鱼延绳钓钓钩深度三维模型,开发可视化仿真钓鱼软件;创建了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枪鱼渔场渔情信息服务系统,实现金枪鱼渔场的快速预报,预报准确率达到70%,填补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数据空白;研发了我国大洋金枪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与特征提取技术……如今,我国已跻身世界金枪鱼资源的主要捕捞国家。
参与项目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戴小杰教授说,除了捕捞技术以外,研究人员将在金枪鱼保鲜技术、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继续探索,为市民奉上更多更好的美食。
彭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