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编者按:近日,浙江现代农业、浙江粮食生产能力及功能区建设、浙江生态循环农业等一系列“十二五”发展规划相继出台,这些规划的发展目标既全面反映了我省现代农业的特征和要求,又突出了浙江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它们将引领我省现代农业走上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十二五”期间,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在哪里?“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将给我省农民带来哪些鼓舞人心的重大信息?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对此进行一一解读。
走进位于诸暨市暨阳街道农产品深加工园区的浙江茂阳农产品配送中心,一派繁忙景象,通过粗加工、切配、分装等多道程序,一盒盒放心快餐被生产了出来。据了解,该中心是园区第一家建成并投产的企业,现已具备日配餐10万份的能力,成为省内最大的配餐企业。“我们集团建造了标准化农业基地和四星级的农贸市场,成立了农产品配送公司,真正做到了一、二、三产的联动。”集团总经理金晓龙自豪地说道。
近年来,诸暨市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把一二三产联动、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诸暨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诸暨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诸暨已逐步构建起了具有本地特色、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诸暨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正是我省近年来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缩影。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配置,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服务业,促进传统农业、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和功能拓展,实现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大力提升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根据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种养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粮食总产力争稳定在800万吨左右,十大主导产业在农业产值中比重提高到80%以上,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提升。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将以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依托,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壮大蔬菜、茶叶、畜牧、食用菌、中药材、果品、花卉苗木、蚕桑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加快培育都市型农业产区、加工出口农业产区和生态型农业产区。大力发展农业加工物流、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等产业,引导农业企业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业、农业服务业和休闲观光农业,通过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兴产业,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