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又见猴子来“串门”

——衢州市衢江区保护野生动物纪实

  衢州市衢江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植被资源,吸引了豹、金猫、穿山甲、鸳鸯等野生动物前来安家,其中,在此栖息的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就有18种之多。近年来,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了衢江人民的自觉行动。
受伤猕猴获重生
  茫茫乌溪江库区的群山深处,栖息着众多野生猕猴,它们自由自在地嬉戏。但宁静的生活时常被打破。
  今年2月的一天,衢江区森林公安局接到报案,报案称有猕猴受伤。两位民警经过80多公里山路的跋涉,于当晚10时在举村乡龙头坑一村民家的后院里,见到了受伤的猕猴。回忆起那一幕,教导员黄泓连说“凄惨”:只见它蜷缩着身子窝在一个角落里,慢慢地用嘴舔着左腿断裂处的伤口,看见几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它惊恐地睁大了眼睛,却无力站立。这位村民告诉民警,自己是在同乡那里见到这只受伤猕猴的。“我看它可怜,就把它买下了,多亏你们来,可以把它带‘回家’了。”
  今年4月,云溪乡村民郑某和杜泽镇村民傅某也打电话给110和衢江区林业局,称有受伤的猫头鹰飞到他们家。“那时已近黄昏,我发现家里苗圃的墙根下,有只动物两眼发光,仔细一看才知道是猫头鹰,羽毛上都是血迹。”举报的一村民说。
  善良的举动换来了猫头鹰的重生,通过衢州市野生动物救治站的治疗,这两只猫头鹰恢复了健康。在放生现场,它们不时回头,彷佛在向好心的人们表示感谢。
人与猴和谐共处
  近年来,衢江区开展了“利剑”行动、“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良好氛围,群众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吃东西喽……”随着应玉琴老人的呼喊声,山上不时传来“哦、哦”的回应声,只见山上的竹林突然晃动得厉害,不一会儿,一只野生猕猴就从竹林里串了出来,来到应玉琴老人的后院吃东西,并与老人家养的狗玩耍起来。在湖南镇破石村,笔者目睹了野生猕猴与当地村民和谐共处的场景。这几年,随着当地村庄沿溪河两岸植被资源的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好转,猴子又回到这里安家落户。
  “它们很调皮,你看这些碎裂的瓦片,都是它们踩坏的。”老人指了指屋顶上的瓦片说。尽管猕猴们下山后果很“严重”,但这丝毫不影响老人对猴子的爱护。
  “我们把保护野生动物写进了村规民约,严禁伤害野生动物。”村支部书记余金山说。现在,猴子已把这里当成了家。村民介绍,它们现在每天都要下山好多趟,吃饱了就在树上玩,公路上没有车子时,还会跑到公路上翻跟斗,一些过往的本地车辆经过这个路段都会减速慢行,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胡 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