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红旗飘飘

他喜欢与田里的瓜菜“交友”

——记舟山市普陀区农林局农作站站长江鸿飞

  人物名片:江鸿飞,男,1964年2月出生,浙江普陀人,高级农艺师。1985年毕业于原浙江农大园艺系。先后获得区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获省级奖励8项。2004年被授予舟山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人才荣誉称号;2005年起,连续6年被评为舟山市第二、第三、第四届拔尖人才;2007年获得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是浙江省“151”第三层次培养人选和舟山市普陀区首届拔尖人才。□本报记者 王美华
  他是土生土长的普陀人,也是高考制度恢复后当地第一位从蔬菜专业毕业回到家乡的大学生。他不善言辞,外表儒雅。但当你与他深入交流时,就会发现他的骨子里透出一股执着和坚毅。他就是江鸿飞,一个将当地居民的菜篮子变得丰富多彩的农技干部。
为丰富居民“菜篮子”,他没少动脑筋
  海岛的蔬菜“春秋两淡”特别明显。科班出生的江鸿飞一到农林局就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学识和实践将当地的菜篮子变得丰富起来。
  江鸿飞的第一个目标是引进“早熟5号”大白菜,因为它早熟、耐热抗逆性强、叶子没毛,即使受气候影响不包心,或者发生抽薹,仍可食用,而且,这个品种对土壤缺钙引起的“焦边病”有较强的抗性。主意一出,就遭到一位老同志的质疑,他认为在夏秋季海岛地区种植早熟大白菜成功可能性较小。但江鸿飞决意要试一试,并且提出了错开播种期,以应对台风风险等措施。
  江鸿飞至今还记得,1986年夏季台风过后的一天,他赶往沈家门街道查看“早熟5号”大白菜受淹情况。当他趟着齐膝深的水走向田里时,不小心跨入了河里,泛臭的河水呛得他恶心了好半天。但他还是抹把脸,继续走向菜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试验和示范,“早熟5号”终于在普陀“安营扎寨”,累计推广种植6万多亩,产值超亿元。江鸿飞主持的大白菜“早熟5号”试验推广项目获舟山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渡淡蔬菜品种开发推广项目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20多年来,在江鸿飞的努力下,有几十只蔬菜新品种在普陀得到大面积推广,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侍弄起水仙花,他的套路也不少
  江鸿飞的手下总共4个“兵”,但管得倒是挺宽,农作、土肥、植保、种子管理、优质农产品……“全面开花”。
  江鸿飞告诉记者,水仙花是舟山的市花,怎样让它更加绚丽夺目,他和站里的同志动足了脑筋,还带领花木专业户多次赶赴福建漳州“偷拳头”。
  江鸿飞先是想到用地膜覆盖,避免霜打引起褐斑病,从而使花球变大了。然后,进行乙烯利催花试验,终于花枝多了。种球提纯复壮、种球阉割、湿生栽培、地膜覆盖、病害综合防治、乙烯利催花等六个项核心技术也有新的突破。他主持的普陀水仙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海岛种瓜,种出特色
  这几天,舟山市普陀区登步黄金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忠洋忙着给瓜田“扫尾收盘”:30多亩瓜棚,平均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他说,能丰产丰收主要是掌握了一套过硬的种瓜技术,而这些技术是江鸿飞手把手教他们的。
  登步黄金瓜是地道的海岛特色优质农产品,它的提纯复壮和栽培技术改进也成了江鸿飞要解决的新课题。连作障碍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大“拦路虎”。一开始,他试着用南瓜做砧木,嫁接后的登步黄金瓜吃起来带有南瓜味。后来,他“搜索”到“丰甜一号”甜瓜,发现它抗枯萎病能力特别强。拿来一试,果然成功。
  现在,普陀区大棚保护地栽培的“登步黄金瓜”嫁接技术的应用率达到95%,使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1.2万元左右。江鸿飞主持的登步黄金瓜品种提纯复壮及开发和登步黄金瓜嫁接技术的研究推广项目,分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和三等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