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培育生态产业 推广生态模式 开发生态功能

我省要做生态循环农业大文章

  □本报记者 金 茹
  本报讯 猪粪干湿分离后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黄豆秆、棉花秆、桔枝等农作物秸秆回收粉碎后,被制成了秸秆煤、粗饲料、食用菌培养基质……日前,省农业厅组织全省市、县农业局长参观考察了位于宁海县的浙江东海岸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区内一幅幅形式多样的生态循环农业“图”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将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建设特色精品农业大省、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培育生态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予以推进,做一篇生态的大文章。
  据了解,东海岸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近6年的探索实践,已成功打造了“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加工和营销服务、沼液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回收服务”等生态循环农业四大服务平台,形成了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次环环紧扣的“三级循环农业体系”。宁海三禾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是园区内重要的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中心,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全县设立了17个收购网点,将全县的农作物秸秆以每公斤两角的价格回收后,制成燃烧率极好的秸秆煤,热值和煤相当,含硫量却只有煤的十分之一左右,价格还比煤低40%,每吨仅售700元。
  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表示,我省生态循环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应深入研究、加大力度,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全面发展。
  史济锡要求,各地农业部门要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加快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多元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物质能量在产业间、区域间的循环利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开发农业生态功能,大力培育生态农业服务产业。要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经营体系,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积极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立模式先进、技术集成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关键技术协作攻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模式。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的示范带动体系,强化统筹规划,注重示范推进,强化项目支撑。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快建立政策扶持、部门协作的组织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强化部门配合,强化宣传引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