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七色土

  □屐痕留处/□江跃良
红歌嘹亮遵义城
“红军街上唱红歌,歌声飞出心窝窝。红军精神激励我,弘扬长征去开拓……”
  我是合着红歌的节拍步入革命圣地遵义的。走进遵义,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红色遵义的魅力。
  遵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红军街步行到红旗路,抬头瞬间,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就在眼前。它坐落在红花岗区红旗路80号,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走进正门大厅,“遵义会议会址”几个俊秀的大字映入眼帘,此匾额为毛泽东同志1964年手书。步入院落,只见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当年的会议就在主客厅的二楼上举行。由于目前此楼属重点保护文物,我们无缘入内。
  驻足楼前,我思潮起伏,浮想联翩。我似乎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围坐在室内,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或痛苦地思索,或热烈地讨论……
  遵义会议陈列室紧挨会址,是原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现展出的200多件陈列品中,有遵义会议期间《红星报》对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盛况的报道,还有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会址的照片和题词。馆内收藏着许多红军时期的资料,包括作战地图、电话机、油灯,还有红军标语。
  其中,让我眼睛一亮的是一首《红军长征路线歌》。它描述了红军辗转北上,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大会合的故事:“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十一月里来走湖南,宜(章)临(武)蓝(山)道(州)一齐占;冲破衡阳封锁线,吓得何键狗胆寒。十二月里过湘江,广西军阀大恐慌……九月里出发潘州城,陕甘支队东北行,腊子口、渭河安然过,打了步兵打骑兵。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南北红军大会合,粉碎敌人新‘围剿’,团结人民救中国。”
  歌声朗朗,乡音袅袅,炮声隆隆,我仿佛看到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动人心魄场面;仿佛感受到了遵义百姓拿出茅台酒,为红军伤员搓脚擦身的真挚情怀;仿佛听到了一代伟人在娄山关仰望长空,指点江山,吟诗赋词的洪亮声音……
  行将离开遵义之时,路旁商铺里飘出了《十送红军》的旋律:“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歌声嘹亮,震撼人心。
  啊,红色遵义,你是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我的心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