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林业

松阳:

立体循环种养 生态产业互补

  松阳是我省九大重点林区县之一,林业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1%。如何让林农放下斧头,既保护环境,又实现增收?松阳县的做法是以现有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发展低投入、高效益的林下经济,实现生态与产业的互补。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如果在大田培植姬松茸,容易导致重金属镉含量超标,难以达到出口标准。松阳县把竹林作为姬松茸生长的良好环境,用香菇废菌料作为姬松茸的栽培基质,将生产姬松茸后的基质废料作为竹林的有机肥,形成了“笋竹林+姬松茸”的竹茸循环模式。如此一来,姬松茸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搭棚费每亩可减少1500元,纯利润3000元;竹林立竹度提高10%-20%,亩均增效500元。同时,竹林下培植的姬松茸,其重金属镉的含量在百万分之五以下,达到出口标准。
  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松阳县还形成了林禽立体种养模式。该县倡导在竹林、果园套养或放养鹊山鸡,由于鹊山鸡自主觅食性强,既可除草除虫害,又因林地远离村庄,隔离条件好,降低了鸡群的疾病发生率,提高了成活率和产蛋率,直接增加了养殖效益。同时,鸡群产生的优质有机肥,可改良土壤,减少林地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目前,松阳县年家禽饲养量达30多万羽,产值3000余万元,成了当地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
  据统计,2007—2010年,松阳县推广林下循环栽培面积2000余亩,新增产值1100万元;推广林下养殖基地20余个,带动农户4000多户,产值超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