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庄严宣告。
日前,“饮水思源”红色寻访组,来到《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的家乡义乌分水塘村。
91年前,陈望道敏锐地发现《共产党宣言》的价值,花了90个昼夜,把毛笔当筷子,把墨汁当饭,把这本著作翻译了出来。
这本《共产党宣言》,成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它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分水塘村张守虎说:“当时,陈望道看了这么多书,有很多东西可以翻译,但第一个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就是有眼光。”
陈望道对中国共产党创立所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翻译《共产党宣言》一事上。
他的学生邓明以、张骏,在一篇文章中认为:“编辑《新青年》杂志,以其为思想舆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是陈望道同志在党创立时期的又一贡献。”
一方面,陈望道负责主编《新青年》后,不断扩大《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另一方面,通过与胡适的实验主义和梁启超、张东荪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对陈望道说:“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