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为农产品产销开辟“绿色通道”

  □见习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流通环节过多、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农产品销售的制约瓶颈。为给我省名特优农产品产销开辟一条“绿色通道”,7月5日上午,由省农业厅和省商务厅共同举办的2011年全省名特优农产品农商对接活动拉开帷幕。来自省内外180多个超市、酒店、高校的客商代表来到杭州余杭区和湖州安吉县,“零距离”感受绿色、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环境,并与生产基地和农企洽谈对接。“你们‘富义仓’大米的品质很不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在现场参观了杭州富义仓米业有限公司“武装到牙齿”的高标准生产环境后,杭州世纪联华的采购人员当即表示了合作意愿。
  据悉,为减少生鲜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有效降低流通成本,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实惠,我省已连续8年搭建农产品农商对接平台了。慈溪引飞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引飞告诉记者,自己半年前就开始准备参加这次的对接活动了。“与超市合作前,我们的葡萄、杨梅都靠外地客户上门收购外销,价格完全由收购商说了算,经常出现层层压价现象,挫伤农户积极性。”胡引飞说,去年,引飞果业与华润万家超市展开合作,在超市定点定量销售,“这就相当于在超市有了自己的货架,产品收购价比原来提高20%,品牌也打响了。”尝到甜头的他,此次是来寻找更多合作伙伴的。
  农商对接,让农企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了好“婆家”,而客商也有了稳定、高品质的货源。“现在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要打品牌、攒人气,就得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优价的好产品。”杭州世纪联华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自2004年与省农业厅合作成立“农华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以来,如今,“农华”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农产品配送中心,配送额每年以一个亿的速度增长,有180家基地先后加盟,涵盖蔬菜、水果、水产、肉制品等几乎所有的生鲜产品。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欧尚超市生鲜处采购负责人许芸表示,传统的超市零售采购链环节众多,成本起码增加30%,其昂贵的运营成本一度被视为“赔本赚吆喝”。“直接从农民手中进货,下降的两成成本可让利于消费者和生产者,超市的竞争力自然增强了。再说,农企直供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直查到田头,超市进货也更放心了。”许芸说。
  农商对接,作为一件利在企业、惠在百姓的好事,可谓一举多赢。这种由政府“牵线搭桥”,企业“登台唱戏”的对接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客商所接受。“参加此次农商对接活动的客商和农企人数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省农业厅优农中心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活动最初计划是每个县市选10家客商和农企参加对接活动,最后竟有约180家客商和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企报名参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