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随着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和全省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开展,杭州市萧山区农机化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行业的主管部门,萧山区农机监管总站可谓功不可没。特别是去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该站加大力度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努力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成为该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舵手”,被评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深入基层调研,破解发展瓶颈
为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富有成效,该站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并结合农机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设立了12个调研课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量多面广,而且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一直是近年来农机化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为确保这一工作做到规范、便民、利农,萧山区农机监管总站进一步健全并完善了《萧山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制度》,并通过区、镇农机部门联动的方式开展农机购置申请、审核、公示、核实等,规范有序地落实了这一惠农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全区共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协议1747份,补贴资金达1505.8万元,新增各类农业机械3447台,受益农户1405户,受到农户好评。
一个一个符合实际、有深度的调研报告被统一汇编成册,并在系统内部传阅学习,使农机化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
零距离服务,让农民更满意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萧山区农机监管总站始终把“农机服务零距离”的要求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努力提高活动成效。
在开展农机监理、推广、培训等业务工作时,该站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做到服务文明礼貌、热情耐心和认真负责。在农机新技术推广中,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机手应用先进用的新机具、新技术,解答农民的疑难问题。
一直以来,该站坚持推广下乡、培训下乡、办证下乡和安全下乡的“四下乡”制度,深入农村、基层开展零距离服务。在农机培训教育上,授课教师深入乡镇和农村,开展面对面的培训教育与技术辅导,去年共到28个镇(乡、街道)培训机手4025人次。
工作人员还从小事做起,尽力为机手提供方便。如帮助一些文化水平低的机手填写农业机械年检、换证、过户等表格,并免费提供复印等服务。我站从2006年以来,还结合区里开展的“春风行动”,开展帮扶慰问活动,给农机困难户送去关爱和温暖,受到群众和机手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萧山区农机监管总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务公开、制度上墙,确保了农机服务零投诉。
勇当“舵手”,农机化综合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该站紧紧抓住财政支农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使该区农机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
在资金上,该站多年来一直努力争取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该站的努力下,该区加大了对水稻机插、油菜机收等农机作业环节的补贴力度,出台了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走在了全省前列。2010年,该区用于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各级补助资金达1900多万元,其中区级财政补助就有600多万元。
萧山区农机监管总站还围绕该区“五大特色农业”,通过实施农机化项目建设、基地建设,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机械与装备,不断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该站引导并扶持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引进、应用国内领先的智能化节水控制技术。据统计,到2010年底,该区连栋温室面积达97.71万平方米,大棚面积达869.96万平方米,节水灌溉面积达17.11万亩。
农机服务组织的培育,成为该站近年来提高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抓手。该站积极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服务,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目前,全区已经创办农机服务组织30家,并创建了杭州市首家农机“4S”店。
近年来,该站的多项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彰,被农业部评为“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被省农业厅评为农机化综合工作先进单位,被萧山区评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基层党组织。
萧山区农机监管总站接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