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今年6月30日是首个浙江生态日。为迎接这天的到来,6月23日,全省所有市、县(市、区)统一行动,以八大水系和海岛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为重点,在沿江、沿河、沿海区域,组织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干部、团员青年、学校师生、企业职工、村民共5万多人,开展护林爱绿、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生态保育、湿地保护、爱鸟护鸟、科普宣传、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的护林植树活动,再次掀起了建设“森林浙江”的高潮。
6月23日,“迎浙江生态日——全省护林植树大行动”启动仪式在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举行。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省政协副主席、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出席启动仪式。省委副秘书长林云举,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等为大学生志愿者代表赠发《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一书。启动仪式后,各位领导和干部群众一起在丁桥镇千桃园参加了植树劳动,共种下香樟、银杏、桂花等乔木树种100余株。
保护好母亲河、建设好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拦蓄降水、调节径流和净化水质等诸多生态功能。目前,全省森林面积601.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58%,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量为131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全省总用水量的60.3%,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年产生价值1378亿元,年固土量为2.1亿吨,年吸收污染物59万吨、滞尘 1.2亿吨,森林旅游年产生价值183.9亿元。森林对于防洪减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护林植树,是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下一步,全省将继续组织开展迎浙江生态日系列活动,把保护母亲河护林植树大行动推向深入,进一步营造生态文明和“森林浙江”建设氛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平原绿化“1818”行动和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全民参与、各部门齐抓、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又讯 “迎浙江生态日——全省护林植树大行动”系列活动之一——“花卉园艺进社区 生态文明促和谐”活动,也于6月23日在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景新社区举行。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省政协副主席、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省委副秘书长林云举,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等参加活动,并为凯旋街道家庭养花大赛获得者代表颁奖、向社区市民赠送花卉。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各类花卉园艺资材产品的展示展销、家庭养花技术咨询、插花花艺表演与插花技术讲解及凯旋街道家庭养花大赛等。活动现场共展出荷花、兰花、百合、玫瑰、凤梨、红掌、蝴蝶兰、仙人球、蔓地亚红豆杉等适宜家庭种养的花卉产品50余种。
(相关报道见今日C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