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夏粮“八连丰”粮价为何涨

  农业部日前通报,全国夏粮收获进度已近九成,今年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将实现“八连丰”,创下半个世纪以来的纪录。
  过去“逢灾必减”,如今异常天气频发也年年丰收,这真实吗?中国夏粮“八连丰”之下,小麦等粮价为何还涨价?
  据悉,今年,抗旱保粮的国家行动力度空前。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粮食和农业工作,新增129亿元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全面启动2011年全国粮食稳产增产行动,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抗旱保粮的积极性。“这些政策措施中,有些内容在我国粮食发展史上是少有的。”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胡元坤说。“老天最后关头也帮了一把忙。”他说,5月7日至10日,北方冬麦区大范围的降雨来得比较及时,前期旱情重的地方降雨较多,缓解了旱情。同时,这场雨还起到了冲刷蚜虫等防病虫作用。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表示,灾害频发还能取得好收成,这一方面说明极端天气不等于对农业生产造成极端危害。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抗灾能力有了提高。比如,灌溉能力增加,防灾面积增加,政府补贴加大,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救灾能力。
  正是由于抗灾保粮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到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万亿斤,打破了粮食生产“二丰二平一歉”的5年波动周期。
  粮食“年年丰收”,粮价为何仍上涨?“粮食增产价格上涨,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内粮食需求持续增加,供求关系仍然维持紧平衡状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说。
  据测算,中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100亿斤左右,同时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也面临新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表示,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粮食相对需求呈刚性增长。与此同时,随着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粮食供给面临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
  种植成本上升也促使粮价上涨。种粮大户左中军说,今年光抗旱浇水的成本就比往年增加20%。“另外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也在上涨,耕地租金明显提高,更别说劳动力涨价了。”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收购保护价连续抬升,客观上也促使粮价上涨。2004年来,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30%至70%。
  李国祥认为,这几年粮价上涨,也是国家调控政策发挥作用的体现。
  (据新华社 张辛欣 杨玉华涂超华/文 2011年6月23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