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做好畜禽转移、保持畜禽棚舍干燥。将受淹畜禽迅速转舍转圈,安置于干燥安全地带,避免风吹雨打或曝晒。彻底清洗受淹栏舍并进行严格消毒。通过加强通风换气和增加垫料等方式,保持舍内干燥,待消毒期结束、舍内清洁干燥后,方可转入畜禽;要及时清除栏舍周边特别是排水沟里的污水、污物,保持环境整洁与排水畅通。
彻底清除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迅速清除受淹畜禽舍内溺死的动物尸体,以防畜腐烂发臭和病菌扩散,引起疫病流行。死畜死禽应选择高岗地带挖坑深埋,尸体入坑后,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覆盖厚土。及时处理污泥及粪便。防止病菌传染和寄生虫虫卵发育,可将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利用集中生物发酵消毒,粪堆表面及四周可用2%-3%的烧碱水进行喷洒消毒。
开展环境消毒,加强饲料管理。对受淹和过水的畜禽圈舍、交易场所必须先清扫后消毒。包括畜禽舍周围5米内的地面及畜禽舍外墙面,采用2%-3%的烧碱溶液喷雾消毒,畜禽舍周围1.5-2米地带可撒生石灰消毒。运送畜禽粪便的道路、粪堆等地面可用过氧乙酸或烧碱溶液喷洒消毒。做好饲料管理,饲料的一次配合量不能过多。为防止霉变饲料对畜禽造成危害,可将饲料保存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地方或在饲料中加入防霉剂(每吨配合饲料中加入0.5千克的克霉净)。
保护饮水水源。土壤和有机物质污染会使水变浑,这些浑水是细菌性疾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和继发性感染的潜在来源。雨水或河水应贮存在沉淀池中,现用明矾作预处理,然后投放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
切实加强灾后动物防疫工作。畜禽养殖场里蚊子、苍蝇等昆虫是 某些寄生虫病、细菌病和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养禽场要做好球虫等疾病的预防工作。还要特别注意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鸡法氏囊、球虫病及中毒病、胃肠道传染病等易发病。对没有进行猪瘟、鸡新城疫免疫接种的畜禽,要立即补防。对已免疫接种的畜禽,可根据疫情情况,必要时强化免疫一次,预防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加强饲养管理,增加畜禽营养。可适量添加多维与抗生素及其它营养性添加剂,增强畜禽机体抵抗力。加强畜禽群监测与巡视,仔细观察畜禽群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尽快与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联系。淋湿后的饲料应及时晒干与脱毒,霉变饲料不能饲喂,防止畜禽中毒。及时淘汰处理泡水严重和体质虚弱的低龄家禽,商品畜禽达到出栏标准的要尽快出栏,减轻饲养压力。储备好足够的干垫料,厚垫草应勤翻动,保持垫料干燥,潮湿结块的垫料应清扫出,降低舍内氨气浓度。
注意梅雨季节以后的高温灾害。根据常年气候规律,梅雨结束后就马上进入高温季节,气温可高达40℃左右,对畜禽健康危害极大,往往会引起重胎母畜成批死亡或公畜繁殖能力下降。各养殖场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对湿帘、排风扇、发电站等设备设施要维修检查,备好必要的柴油等原材料,特别是今年我省电力紧张,随时都会发生停电可能,请各牧场务必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