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开化县招投标中心,一块由大溪边乡黄谷村集体出让名为丰山的150亩油茶林经几次竞价,最后由浙江纳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30万元取得43年经营权。这是工商资本首次进入开化经济林流转交易平台,也是该县经资质单位评估出让的第一宗油茶林流转,其流转面积为全县最大。
据悉,“纳寿”是杭州一家拥有2000万元注册资本、从事绿色功能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农业企业。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流转黄谷村150亩新品种油茶幼林只是一个开端,他们相中的是黄谷村周边五六千亩连片的老品种油茶林,甚至是整个大溪边乡的1.6万亩油茶基地。在获得稳固的优质原材料基地后,企业计划在当地创办大型油茶加工企业,形成一条从油茶种苗培育到油茶产品精细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村今年300亩老油茶林低产改造是超高标准的,像种菜一样,劈、挖、施、疏、补等技术全部到位,深挖施肥、修剪补植等开支每亩预算超过1000元。”黄谷村村支书方先荣向笔者解释,“纳寿”的介入,让人们对山区油茶发展再一次充满了期待。眼下,村里的300亩低改油茶林流转事项正在洽谈中,流转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通过超高标准的低改投入实现超高效益的产出回报,符合企业的投资意愿。“芒杆太多,投入是蛮大的,这不,村里雇用的专业造林队每天都有五六十人在山上施工,村干部轮流监工,一丝也不马虎!”“纳寿”副总经理封利萍表示,“由于省林业厅对大溪边乡多年的帮扶,当地油茶发展前景乐观。他们计划实现两方面突破:一方面,在机制创新上要有突破,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此推动油茶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狠抓科技兴茶,加快产品研发,做长产业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实现突破。”
据悉,大溪边乡规划用3年时间,完成油茶低产改造4778亩,新造林1095亩,使全乡油茶林平均亩产油由3公斤提高至10公斤,示范林达30公斤以上。
程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