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武义县桐琴镇上马坞村的颜宗全挖出了今年最后一批竹笋,他算了算今年10亩竹园的竹笋收入有4万元左右。虽然今年竹笋产量没有去年高,但这片毛竹园的竹笋总收入仍比去年多了约1万元,今年3月2日刚上市时每公斤还卖出20元的好价钱。
而桐琴镇上丰村寺塘湾自然村陈卫杰的笋竹两用林基地,谷雨前挖出了一株长80厘米、重8.5公斤的“泥里笋”(又叫泥里黄,毛竹笋的一种),以120元的价格被永康老板买走。今年他的基地有8株单株卖出百元以上的“泥里笋”。
不少地方今年是毛竹笋的大年,大部分售价在每公斤三四元左右。那么,他们种出的竹笋卖出高价的秘诀是什么?
陈卫杰的种笋经:精细管理出好笋
陈卫杰的笋竹两用林基地是在10多年前承包的,当时这20多亩林地杂草灌木丛生,只有几株稀疏的小毛竹。2000年起,他将山上的灌木砍去,挖掉树根,种上了母竹。为了能让竹林多发笋,长大竹,他烧灰积肥,采青埋青,科学施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肥力。每年五六月他还都要给竹园翻一次土,清除老竹鞭(只有竹鞭长在较深的土里,第二年长出的“泥里笋”才会大个),然后施肥,防治病虫害。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昔日的残次林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笋竹两用林。“由于经常深翻土壤,笋长得比较深,挖出来的笋颜色嫩黄、壳少、肉多、味美,售价高。”陈卫杰告诉笔者。今年市场上毛竹笋的价格一般每公斤只有3元左右,而他的“泥里笋”则基本是每公斤10元还供不应求。因慕名来买笋的人太多,他只能优先供应给老客户。今年,陈卫杰的20多亩笋竹两用林基地,毛竹笋收入达3万多元。陈卫杰说,他的笋竹两用林基地因管理精细,所以没有大小年之分。
颜宗全的种笋经:上市提早价格高
和陈卫杰的笋竹两用林基地相比,颜宗全的毛竹园土壤要厚得多,因此,他平时管理主要是施肥,合理砍伐老、小、病竹,留养壮竹,对新竹、成竹进行标号,合理调整竹林结构。
颜宗全说,他的“泥里笋”没有陈卫杰家的大,一般大的5公斤左右,但上市早,今年3月2日就上市了,当时正值冬笋春笋交接时段,市场上的笋不是很多。“泥里笋”不仅没有一般春笋的涩味,而且用来煲汤吃还有点甜味,所以一上市每公斤卖到20元,售价堪比冬笋。颜宗全说,今年每公斤售价在14-16元的“泥里笋”他卖了近半个月,多的时候一天收入有千把元。虽然售价较高,但颜宗全的“泥里笋”也不愁卖,有三四个饭店定点向他要笋。
颜宗全和陈卫杰虽然今年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但他们都不满足于现状,下半年打算用砻糠覆盖技术,争取让毛竹笋在春节前上市,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今年3月份少雨,两家的笋产量都没有去年高,而要提高产量就要给竹林提供足够的水分。针对这种情况,颜宗全打算利用毛竹园附近有一口水塘的优势,下半年计划投资上万元,在竹园里安装滴灌设施。
倪燕英 舒清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