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所有的投行和私募基金都在盯着农业领域,大家都在寻找合适的项目。”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明显感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农业和农村。《中国经营报》的报道称,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正在离开农村,脱离农业,中国农业的变局将无可避免。这意味着留下的农民和专业公司有机会利用更多的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将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挑战,而此时,外来资本就会寻找到自己的掘金机会。《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后院正成为日本的农产品基地,日本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出资,5年前在山东莱阳市签订了一份涉及上千亩耕地的农地租赁合同,直接进入了我国农业生产环节,打破了以往外商投资中国农业集中在加工及销售环节的程式,由“销售商”变身为“农场主”。这家公司有意将基地扩展至3000亩,并打算在我国“克隆”二三十个同样的项目。
事实上,在对待中国农业相关产业的投资机会上,外资投行、私募基金等显得更加敏锐。日前,据媒体报道,美国黑石基金牵头的国际私募基金已经将6亿美元注入新组建的地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将以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为母体,把其他项目装进去谋求整体香港上市,在新公司中,香港旺益公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当地政府约占股16%,而黑石牵头的国际私募约占股30%。
一位基金投资负责人说,投行和私募基金都在盯着中国农业领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各个地区举办的有关农业投资的相关会议都非常火爆。“伴随金融资本入场,预计未来几年,涉农上市公司数量将呈现井喷态势。”徐小青认为,金融资本扎堆入场背后,凸显的是农业领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投资机遇。
(据半月谈网 刘春梅/文201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