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养生

戒烟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编者按: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肺癌发病率更是高居首位。据了解,近20年来,我省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上升了23.28%,其中上升最快的就是肺癌,上升了148.38%。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约80%的肺癌患者是由于长期吸烟导致。在5月31日第24个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小编特搜罗了一些戒烟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远离烟草,保持身体健康。
  专家指出,烟瘾不像毒瘾,绝大部分烟民对尼古丁并没有很强的依赖性,只要下定决心科学戒烟,任何人都可以戒掉。戒烟成功的关键在于,认清香烟对自身、对家人及对后代的危害,并制订最适宜自己的科学戒瘾计划。
1
最考验意志力戒烟法——递减疗法
  递减疗法是戒烟门诊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假定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如平时每天抽三包烟,该疗程内每次出门就带两包半烟(抽出10根),如果该疗程顺利通过,下半个月的疗程每天只带两包烟。但此法对烟民意志力要求很高,由于吸烟量下降出现的烦躁、注意力下降等戒断反应,对烟民来说是一种煎熬。实践表明,在戒烟人群中,仅靠吸烟者的个人意志戒烟,成功率仅为5%-7%。
2
最舒服戒烟法——药物疗法
  若戒烟过程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给以有效的咨询指导,并配合药物治疗,可使戒烟成功率提高2-3倍。此法可很好地缓解戒断症状,大大降低复吸率。据了解,目前效果较好的戒烟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尼古丁替代类产品:在戒烟时使用尼古丁替代品,缓解戒断症状,减轻吸烟欲望,一旦达到戒烟目的应逐步停止使用。主要包括尼古丁贴剂、尼古丁口胶、尼古丁吸入剂、尼古丁喷鼻剂、尼古丁舌下含片五种药物。
  ●抗抑郁戒烟药(缓释盐酸安非他酮):这是一种用于戒烟的一线处方药,不含尼古丁,却具有较强的尼古丁依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成瘾通路,来减少烟民对烟草的渴望和戒断症状。单药戒烟成功率在20%-30%之间,采用强化支持戒烟率可达35%。
  ●尼古丁拮抗剂(伐尼克兰):属于非尼古丁类口服戒烟药物。尼古丁成瘾是由于其激活了中枢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刺激多巴胺的释放最终引起吸烟快感。而伐尼克兰能抢在尼古丁前,与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这样,吸烟产生的愉悦感觉就没有了。但也有部分烟民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症状,此时,则应改用抗抑郁戒烟药,否则有可能发展抑郁症。
3
非主流戒烟法——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戒烟的具体穴位刺激法,以耳针用得最为广泛。另外有应用体针、电针、穴位激光照射、鼻针及代针丸等。烟龄越短,每日吸烟量越少以及主动戒烟者效果较好。不过,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证明中医针灸戒烟的确切疗效。
本报综合
相关链接
八成“干戒”烟民一周即“复吸”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吸烟人口有3.5亿。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吸烟者了解到吸烟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并试图摆脱烟瘾困扰。调查表明,有近90%的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近50%的人计划在未来一年戒烟或减少吸烟量。大多数人认为仅凭意志力就能戒烟成功,但事实上,凭意志力戒烟率相当低,大部分人在坚持两周后就复吸了。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戒烟门诊主任医师汤彦说,她曾接诊过一位43岁的烟民,他从17岁开始吸烟,一天要抽一包半到两包,检查发现该烟民虽然咳嗽多痰,但仍属于“健康吸烟者”,尼古丁依赖属于中重度之间,这位烟民告诉她说自己曾经“干戒”过7个月,但不抽烟后总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坐立不安,很难坚持,最后只能放弃。
  据汤彦介绍,大多数有过戒烟经历的人都会感到在停止吸烟几天后即出现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坐立不安、无法集中精神、失眠等多种不适症状,临床上把这些症状称作“戒断症状”,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烟瘾”。这种难以忍耐的症状迫使大多数的吸烟者放弃了戒烟意愿,重新吸烟。“仅靠个人意志力戒烟的人中,有近80%的戒烟者在一周内就重新开始吸烟,坚持一年不复吸的仅占2.5%。”她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