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浙贝母价格走高

鄞州农民为何喜忧参半

  随着中药材价格的连番上涨,刚开始收获的浙贝母又卖出了好价钱。据了解,今年浙贝母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84元左右,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可宁波市鄞州区贝农在为浙贝母价格上涨高兴之余,也为产量的大幅下降而烦恼。
减产,因为天气和种子
  今年,鄞州区章水镇种植了4000亩左右的浙贝母。一般情况下,每亩地可产干贝母250公斤左右,而今年春天,受寒冷和干旱天气影响,许多贝母根部抽不出来,直接导致亩产下降,部分亩产甚至只有25公斤。
  鄞州区贝母协会会长邵吉山说,今年浙贝母产量大幅下降,除了天气影响外,种子质量不过关也是重要原因。考虑到种植成本,许多贝农不愿在留种方面多下功夫,种子质量不好,自然无法期待种出优质的浙贝母。
  为破解这一瓶颈,章水镇政府一方面在合理控制规模、科学选留良种上做好文章。另一方面,为确保浙贝母质量安全,镇里还呼吁贝农增强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转变传统的加工方式。目前,该镇正在尝试引进烘箱,推广切片烘干新模式。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积极推介,吸引了不少药材公司前来订购,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尝试浙贝母深加工。
价格波动大扩种要谨慎
  种浙贝母是章水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0年起,浙贝母收购价格逐年上升,2003年非典期间更是一路狂涨,每公斤价格一度突破280元,为8年前的37倍。当年贝母总产值达到近4亿元,每亩收益5万元。
  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贝农的种植积极性,2003年,章水镇浙贝母种植面积达到4600亩,全区种植面积扩大到7500亩。然而好景不长。2005年开始,浙贝母收购价逐步回落,2008年和2009年跌入低谷,每公斤收购价仅18—22元。直至2010年,平均价格大幅回升至每公斤40-50元。大起大落的市场行情,挫伤了贝农的种植积极性,该区浙贝母种植面积又呈逐年缩减趋势。因此,即使行情很好,农民扩种也很谨慎。 林幼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