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农机工业要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出口贸易额将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
在产业目标方面,《规划》提出,要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的产品能够基本满足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成为世界农业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今后5年中,国家将进一步推动农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战略重组,鼓励农机企业集团化发展,形成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优先发展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70马力节能环保型水田拖拉机、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获机、棉花收获机、大中型动力机械配套农机具、保护性耕作机具、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农机产品。
在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提出,要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急需的关键性农机产品和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使我国农机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布 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