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善良是我们的路标

  位于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因为自然环境恶劣,这里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先后有几十个考古探险队走进这片广袤的荒漠,但令人恐惧的是,他们都有去无回。尽管如此,这片神秘的荒漠却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国的考古队冒死探寻。
  1814年3月,一支由12人组成的考古探险队从英国伦敦出发,进入了“死亡之海”,并于同年5月带着无数考古成果走出荒漠。他们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有去无回”的死亡魔咒。当时,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采访了这支神奇的考古探险队,并揭开了他们走出“死亡之海”的秘密。
  这支考古探险队的队长叫詹姆斯,他年过花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当时进入沙漠后,这支考古探险队经常能碰到许多死亡者的骸骨。许多人只把它们当成荒漠中一处特有的景观,但詹姆斯却不这样。每当看到这些骸骨,他总会让大家停下来,把它们收集到一起,然后挖坑掩埋。且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詹姆斯还会在这些简易的坟墓前插一根粗树枝或立一块石头,作为墓碑。
  但是,沙漠中的骸骨实在太多了,他们每天都会碰到很多,而不断地掩埋这些骸骨,花费了大量时间,这极大地影响了考古探险队的行程。而在沙漠中耽搁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队员们对詹姆斯的意见都很大,他们抗议道:“我们是来考古的,可不是来收尸的。”
  詹姆斯却固执得很,他对队员们说:“每一堆白骨,都曾经是我们的同行,怎么能忍心看着他们暴露在荒野呢?”詹姆斯虽然这样说,也不得不做出让步。他开始化繁就简,把许多骸骨合葬在一起。
  一个星期后,詹姆斯带领考古探险队顺利进入了沙漠中心。在这里,他们发现了许多古代人留下的生存遗迹,并挖掘出了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但是,正当他们兴奋地将收获装上骆驼,准备离开时,灾难发生了。平静的沙漠里先是刮起了黑风暴,几天几夜不见天日;接着,他们随身携带的辨别方向的指南针也失灵了。结果,这支考古探险队在沙漠里转了好几天,也没能走出去,而食物和淡水开始匮乏。这时,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前那些考古队没有走出来。队员们无奈、沮丧、绝望,最后纷纷开始写遗书,准备迎接死亡的来临。
  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詹姆斯的脑中突然灵光一现,他想起了一件事,于是他信心满怀地向大家说道:“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
  大家看着他,都迷惑不解。詹姆斯说:“我们沿着那些坟墓走!”最后,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掩埋骸骨留下的墓碑,但最终走出了“死亡之海”。
  在接受采访时,这支考古探险队的每一个队员都感慨地说:“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摘自《家庭文摘报》 2011年4月2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