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学生比树少的一所美国大学

  在2010年的美国大学排行榜上,位于美国南部的莱斯大学位列第17名,这是美国最早的一所私立学校,有意思的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数量总是比学校里的树要少。
  莱斯大学是在1891年由美国棉花巨商威廉·马歇尔·莱斯捐资建立的。建校园时莱斯规定,原址上的橡树一棵也不许动。从始建到完工,橡树共689棵,于是,第一年招生就招了689名。人们大不理解,因为按学校的规模,至少可招1000名学生。而私立学校,是靠学费养活,一个老师给50个学生讲课和给100个学生讲课没什么区别。莱斯却继续要求师生分片培育橡树和新栽橡树,直到把校园栽到“饱和”为止。如果橡树妨碍了基建用地,必须不惜代价把橡树移栽到校园另一个地方,并且必须保证它能成活,否则下一年就必须相应地减少招生。倘若下一年的招生计划增加了,学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栽够相应数目的橡树。到1902年,校园里的橡树终于“饱和”了,共4890棵。这时,重病中的莱斯立下一个规定:无论到何时,学校里的学生不许超过4890人!
  他去世后,人们看到,莱斯大学声名鹊起,成了“美国南部哈佛”,人们为他立起了雕像——“美国私立学校至尊先人”!
  直到2008年,325公顷的校园里,还是4890棵郁郁葱葱的橡树,而全校学生总数为4850人,比橡数的总数略少。而在公立学校,325公顷的校园,至少有学生9000名。
  莱斯大学只是限制学生的数量,对有意来任教的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不仅来者不拒,而且还主动向他们抛出“绣球”。学生总数不到5000名,教师总数却超过500名,高于1比10。
  百多年过去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经济如何发展,莱斯大学的学生总是少于橡树。对于莱斯先生的规定,已没有人表示疑问或反对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平方米内长一棵树和一平方米内长10棵树当然不同,一棵树成材,10棵树成柴!一个教室坐20个学生和坐50个学生当然不同。对台上教师的个性化教育的可能性而言,20个学生是20比1,50个学生是50比1。
  大自然有许多不可更改的规律。同一块土地上,茁壮成长的橡树是有限的,而一个大学容纳的学生也是有限的,打破了学生和师资以及办学条件的和谐,导致的将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学校声誉的下降,最终影响的是学校的长远发展。莱斯大学以橡树为师,遵循的是自然的客观定律,长盛乃是必然。
  (摘自《羊城晚报》 彭龙富/文 2011年4月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