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种菜还得要科学

丽水碧湖发生豇豆苗氨气中毒

  近日,省、市农科院和莲都区农业局的蔬菜专家一行4人,急匆匆来到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郎奇农家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发病的豇豆苗“把脉治病”。
  前段时间,碧湖镇泉庄村农民发现,今年种的豇豆苗,出现了大面积叶片褪色发黄症状,但一时又找不出病因,急忙邀请省、市专家“会诊”。经过实地察看,专家一致判断,豇豆苗叶片褪色与施肥和温度有关。原来,菜农在豇豆播种前,施用了容易产生氨气的碳铵和尚未腐熟的鸡粪作底肥。播种出苗后,又碰上了连续晴天的高温天气,导致底肥产生了大量氨气,集聚在小拱棚里难以外排。豇豆苗通过气孔和水孔吸收了过量的氨气,出现了叶片褪色发黄的生理障碍症状。
  针对病情,专家当场开方施救,建议菜农一是及时通风换气,加大空气流通,尽量减少棚内有害气体的积累。二是浇水遏制氨气挥发,降低土壤肥料溶液浓度。三是在植株叶片背面喷施1%食用醋,减轻和缓解危害。
  专家提醒菜农,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棚栽蔬菜施肥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施用有机肥作基肥的,一定要充分腐熟。二是化肥和有机肥只能开沟深施不能在地面撒施,最好不要在大棚内撒施尿素、碳铵、硫酸铵等容易产生氨气的肥料。三是施肥不能过量,特别是追肥宜少量多次。四是适墒施肥,或施后灌水,使肥料能及时分解释放。
瞿云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