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浙江笋竹挺进中原

  3月,正是江南春风拂面、春笋破土的时节。带着新竹的芳香,3月23日,“浙江笋竹产品中原行”活动在河南郑州拉开大幕。这是我省继东北行、西北行之后举办的又一次笋竹产品跨省推介活动。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浙江笋竹将以郑州市场为纽带,辐射中原。
省领导推介竹产品
  当天下午,首场专题推介会如期举行,重点推介竹笋菜肴、竹炭竹材等10多类200余个产品。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出席推介会。
  葛慧君在会上介绍说,“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广植竹子、盛产竹笋,现有竹林栽培面积1250多万亩,竹业总产值280多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竹类产品出口5亿多美元。
  省政府把竹产业列为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竹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竹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安吉、临安、龙游、德清、余杭5个县(市、区)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竹子之乡。全省有近40个县(市、区)的竹业产值超亿元,有300多万农村劳动力从事竹业第一产业,10万多劳动力从事笋、竹加工产业,在主产区,竹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竹业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富民惠农效益显著。
市民品尝竹笋菜肴
“咸肉春笋可香啦,快去尝尝!”“手剥笋清脆爽口,你也去买点吧。”24日上午,郑州紫荆山公园广场上人头攒动,“浙江笋竹产品中原行”广场推介活动准时开席,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副厅长邢最荣到现场助阵。
  广场的东北角,临安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特别引人注目。来自临安的大厨烹煮了两锅超大的咸肉炖春笋,香气弥漫广场上空。
  再看看食客们,站着的、坐着的、边走边吃的,眼睛还四处张望,生怕错过更美味的笋竹食品。家住公园对面的马淑萍更是逢人便推荐,“大厨烧的咸肉春笋比我做的好吃多了,你也赶紧买些回去给家人尝尝。”
  猛龙会竹笋、天目飞瀑、茶香多味笋、笋末大团圆……针对北方群众对竹笋制作普遍不太熟悉的特点,安吉的大厨现场烧制了满满一桌“全笋宴”,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啧啧称奇。“郑州市民如此喜欢我们的竹笋,真是大大出乎意料!”杭州鸿利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晋向燕说,以前公司的产品80%是拿来出口的,这次活动之后真得好好考虑开拓国内市场了。
16家企业签约额上亿元
  除了可以吃的,竹纤维毛巾、竹炭鞋垫、竹炭包、竹筷等可以用的竹制品件件都让郑州市民感到新鲜。不到一小时,几乎所有的浙江笋竹产品都已销售一空。
  庆元节节高展位工作人员说,他们运来1000多个竹炭包,没想到不够卖,只好把拜访代理商的礼品包也拿过来展卖了。
  目前,在河南销售的浙江笋竹产品主要有加工竹笋食品类、竹餐具类、竹建筑模板等,已显示出较好的市场潜力。杭州双枪竹木郑州办事处的吴廷伟介绍说,双枪的产品早已进入郑州丹尼斯、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去年的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
  说起竹产品在中原地区的销售形势,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中如数家珍:“我们的竹地板、装饰材料2009年才进入中原地区,但现在零售市场的销量已占了国内市场的一半多。在郑州的红星美凯龙,我们的竹地板多次获得地板类月度销售冠军。”
  浙江菜篮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水煮笋半成品和即食笋产品,去年一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比前年增长1倍以上,其中东北地区销量就达1100多万元,北方市场销量占了公司总销售量的一半以上。针对河南人爱吃辣的习惯,这一次他们特地带来了泡椒笋这一新产品,目前已与郑州、漯河两市的经销商基本谈妥。“说起浙江,一般就联系到经济发达、风景优美,没想到特色农产品也这么棒!”推介会现场,来自河南洛阳的温光亚告诉记者,这趟郑州之行收获颇丰,两天功夫就已和浙江的笋竹企业签订了合作订单,专供洛阳餐饮市场。
  据省林业厅统计,活动举办两天,已有60多家笋竹加工企业和河南100多家超市商场、宾馆餐饮、食品市场等相关采购商和经销商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其中,16家企业签订了笋竹产品销售合作协议,签约总额达1.078亿元。 (本报综合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