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健全社保体系关键在公平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并朝公平、普惠的方向迈进。业内人士认为,实现上述目标,最难迈的门槛是公平。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均认为,在基本养老保险中,每个公民的养老保险标准应该差不多,主要由物价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来决定的,体现着一定的公平性。而补充保险则是以账户的方式,与个人工资和贡献水平挂钩,这样才形成差异化。
  唐均说:“我觉得目前最大问题还是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个方面。这些问题,在社会保险法中都有规定,但主要是如何实施到位的问题。之前也出台了很多办法,但都太复杂,应该提出一个简单可行的实施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韩克庆也表示,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现在进入了如何对其完善阶段。在他看来,解决我国目前社保制度不公平等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提高统筹层次。今年有关部门提出将社保提高到省级进行统筹,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地方性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其次,在社保体系建设中需要凸显政府责任。
(摘自《法制日报》 赵丽朱婷/文 2011年03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