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有效举措,有利于解决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培养锻炼一大批富有实践开拓精神的干部。但在有些乡村,老百姓见驻村干部犹如见“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的甚至拿着薪水干第二职业,对驻村工作只是敷衍了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驻村干部应转变作风,做到“四戒”,变客人为主人,以免脱离群众,影响工作开展。
一戒当“看客”。不能打着为民办实事的大旗,下村后或蹲在村干部家里闲聊,或到个别熟人家中遛几圈,充当“客人”,对村情只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地大致了解,不深入调查研究。
二戒当“说客”。不能下村后实事没干多少,却热衷于夸夸其谈,甚至随意散布不切实际的小道消息,容易引起群众对上级方针政策的猜疑和误会。
三戒当“吃客”。不能与乡村干部交往无度,沉醉在酒肉吃喝中,损害干部形象。
四戒当“稀客”。不能“左边不靠岸,右边不停船”,名义上是驻村入户,实则很少到村,甚至有事通知村干部让他们代劳,自己则坐在机关充当“总指挥”。
党员干部驻村任职,为的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帮助群众找出治穷致富的路子,培养农村富民强村的领头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强化对驻村任职干部的管理,使其做好“五员”(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掌握实情的调查员、经济建设的参议员、党群关系的联络员、优良作风的播种员)。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民排忧解难,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浦江县郑宅镇读者 郑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