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金黎明:弃商从农乐当“鱼王”

  在义乌佛堂镇泽塘村前的黎明水产养殖场,鱼儿满塘,成鱼供不应求。39岁的“鱼王”——金黎明,高中毕业后进城经营相框生意,之前对养殖一窍不通。“刚开始养的是龙虾,一年亏了六七万元,我可是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后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金黎明说,他的父母是一对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今年68岁,由于年轻时干农活“用力过猛”,过了60岁就成了一个满头白发、体力虚弱的老人。4年前的一天,父亲突然向金黎明提出:你想让我不外出干重活,除非你能办个养殖场。
  为满足父亲的心愿,让喜欢生活在农村的父亲干点轻松活,2007年下半年,金黎明把经营多年的相框厂转让他人,携妻带女回到老家,在泽塘村附近承包了40多亩珍珠塘,开始养龙虾。由于缺乏经验,一年下来,不仅赚不到钱,反而亏了六七万元。
  “主要是防护设施没做好,龙虾大了后都从塘里爬了出去。”养龙虾遭遇难题后,金黎明开始和父母商量是否改养太阳鱼、黄刺鱼等高价鱼。征得父母同意后,金黎明从外地购进一批鱼苗,开始尝试养殖太阳鱼、黄刺鱼和红嘴翘脖鱼。
  养龙虾,是父亲的意思,改养太阳鱼、黄刺鱼和红嘴翘脖鱼,也征得了父亲的同意。金黎明说,他父亲就是一个双手闲不住的人,“虽然答应不插手干重活,但一些扫地、拌饲料等轻便活,他总是乐呵呵地抢着做。”“由于我养的这三种高价鱼主要销往义乌各大山庄和一些开在城区的农家餐馆,销路不愁。”让金黎明父子备感高兴的是,他们养殖的高价鱼,不仅容易养殖,而且产量高。“太阳鱼、黄刺鱼和红嘴翘脖鱼的市场价,这几年都保持在每公斤36元以上。”
  自养殖高价鱼后,金黎明的渔场收入,每年都达到10万元以上。
  金黎明说,今年他准备在养殖场边上再租30多亩田,把鱼塘面积扩大到80亩左右。同时还将开辟几个垂钓区,把养殖场发展成一个集养殖、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农庄,准备做大做强养鱼产业。 (王志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