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同一种蔬菜,不同的消费者对其色泽、口感的喜好也有差异。根据消费者越来越精细的需要,科研人员也正力图培育个性化的蔬菜品种。近日,笔者在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采访时,见到不少颇有“个性”的蔬菜新品种后备军。
苦瓜是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拳头”品种,科研人员通过近20年的苦心研究及推广,不仅让它在南方大受欢迎,也终于让北方消费者,甚至日韩、欧美的消费者渐渐爱上了这一营养价值颇高、具有天然苦味的蔬菜。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黄如葵博士告诉笔者,同是苦瓜,各地消费者喜好大不相同,如北方人偏好色泽淡绿色的苦瓜;欧美人喜欢将苦瓜榨汁饮用,需要水份多的品种;而日韩消费者喜欢将苦瓜制成冻干粉,做成胶囊食用,色泽偏爱深绿;若要深加工成苦瓜粉、苦瓜茶,则需要苦瓜含有丰富的“植物胰岛素”——苦瓜多肽,而水份则相对较少。
为此,科研人员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的苦瓜品种,建立了种质资源圃。他们通过现代育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已“量身定做”出不同的苦瓜新品种。还有一些非常可爱的、如乒乓球大小的苦瓜,是专为爱吃苦瓜酿的消费者精心准备的。针对鲜食的苦瓜,科研人员还千方百计地降低苦味,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此外,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还根据不同需求,研究出微辣的牛角椒、羊角椒,偏辣的线辣椒、干辣椒新品种,并对传统的朝天椒品种进行改良,让其品质更优;在番茄的研究中,力争让它果型更漂亮,味更甜,如目前引种成功的“诺贝尔”大果型番茄,不但高产、果型漂亮,还耐贮运,深受果农、消费者欢迎。
“现在的科研是开放式的,和过去的‘闭门造车’已大不相同了。”黄如葵表示,科研人员每培育一个新品种,除了具备高产、优质、抗性强等基本条件外,还要做市场调查,让农民试种。只有农民接受、消费者认可、市场受欢迎的品种才是好品种。
(南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