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基地、安排设施装配……刚刚跨进2011年,桐乡市河山镇庙头村欣龙特种水蛭养殖中心的陆树松就忙个不停,为做大做强水蛭养殖产业来回奔走。这几天,陆树松一直关注着江苏盐城300亩水蛭养殖基地的筹建事宜。“把水蛭养殖扩展到外地,就是希望掘金外地市场,把我们的特色养殖推出去。”陆树松说。
河山欣龙特种养殖中心起步于2001年。正是看中水蛭市场缺口很大,养殖前景良好,陆树松兄弟俩先后考察了河北安国、江西漳树、安徽亳州等药材市场后,投资20余万元承包38亩农田搞起了水蛭人工养殖。
几年来,兄弟俩着手网箱养殖新模式、宽体金线蛭的品种改良,种种技术创新在水蛭养殖中产生了奇效。养殖中心的养殖规模和收益得到有效增长。如今水蛭养殖基地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541亩。
2010年,由于水蛭干品市场销路比较好,加上产量有所减少,出现货俏价高的喜人局面。2010年11月底,养殖中心商品池出产的水蛭刚采收,就被安徽、河北等地的经销商抢购一空,水蛭干货供不应求。“水蛭刚采收晾晒完毕,客户就催着付款装车。”陆树松说。基地工作人员陆芳芳告诉笔者,由于野生的资源越来越少,而养殖水蛭需要用新鲜螺蛳作饲料,一亩水蛭从投放苗种到晒干上市这个生长周期里,要吃掉1万斤左右的新鲜螺蛳,而目前还没有其他合适的饲料可以替代。另外,虽说从事水蛭人工养殖的很多,但能真正成功的却不多,这些原因都造成了价格的上涨。
由于秋冬水蛭干品采购的商家增加,近期行情得到有效拉动。市场上常常有价无货,进一步导致水蛭干货价格飞快上涨。“2010年清水吊干水蛭干品卖价跟2009年同期又高出不少,2010年每吨卖到80万元,2009年时每吨年只有30万元。”陆树松说,“关键是还能带动周围村民致富。”如今,在陆树松兄弟俩的示范下,转租土地、整理种塘、采收水蛭,庙头村剩余劳动力都被调动起来。
村民金文浩将自家两亩多土地租给了基地,现在他不仅每年可以拿到租金,还能通过在基地打工,每月拿到固定工资。随着水蛭养殖效益的提高,金师傅拿到的租金也涨了不少。“一亩田现在有680元的租金啊。”金文浩着实开心。
目前,欣龙特种水蛭养殖中心在江苏盐城的基地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网箱等硬件设施和人员也在逐步落实中。预计新建设的基地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优势,将推动桐乡水蛭养殖在外地“吸金”。 (朱铁波)
链 接
水蛭又叫蚂蝗,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人们利用它治疗心绞痛、脑中风、跌打损伤等症。目前野生水蛭资源越来越少,且日本每年要向我国进口千吨水蛭,导致价格不断攀升。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一般每亩水蛭出干品80——100公斤,效益不错,但解决销路是引种的首要前提。养殖户在引种前一定要考察药市行情,在寻找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即必须解决卖给谁的问题,才能引种。由于水蛭两年以上才有繁殖能力,20克以下的最好不要引种,15克以下的决不能用,6月份以后也不能引种,以免引进已排过卵的水蛭或幼蛭,影响当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