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将近,肉价的涨跌成了养猪者和马大嫂共同关注的问题。回顾前段时间的肉价,10月份开始波动性地小幅回落,但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很快开始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从11月初开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全国白条猪日平均价格由18.48元/公斤迅速攀升到今年的最高点19.78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98元/公斤。
据业内人士分析,10月初猪肉价格小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是国庆节后,国内对猪肉的需求逐渐降低,随着生猪出栏量的稳步增长,市场中猪肉供应量充足,因此猪肉价格较节前有所回落。从11月开始,随着原料玉米、豆粕价格的连续上涨,饲料价格随之升高,猪肉价格因而急速攀升至年内最高处。除原料上涨外,人工、运费的增加及冬季生猪养殖设备的消费等也使养殖成本增加,随之拉动猪肉价格上升。
在经历今年最高点后,猪肉价格又呈现回落的趋势,其中,原料价格下跌是主要因素。此外,近期国家为平抑猪肉价格将中央储备猪肉进行抛售,各地区也相继抛售储备肉,猪肉价格回落走势越发明显。
节前猪肉价格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通胀压力的预期影响下,国家打压物价的决心已初步显露,这也是短期内制约猪肉价格的利空因素。但这种下跌的空间会因为节日的临近而受到限制,中国传统的元旦及春节即将到来,国内对猪肉的需求又将逐步升温,从市场中可预期的生猪供应量来看,猪肉价格可能还会由于需求的增长而出现反弹,若猪肉价格回暖,那么生猪存栏量的增加将拉动饲料及养殖业对玉米市场的需求,这对玉米价格反弹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