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因公到澳大利亚考察,发现那里居然有商家不想多卖产品、多赚钱。
那天,我和朋友在旅馆办理入住手续时,老板对我们说:“住1晚,一个房间80澳元,住两晚170澳元。”多住一天要多收10澳元?我们觉得很奇怪,随口问道:“要是住3个晚上呢?”老板说:“对不起,我这儿只能住两晚。”我们愈加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还不让住了?老板耐心解释说:“我们这里玩两天足够了,玩3天就是多余,我们这里大家有共识,认为游客太多对环境是一种摧残。风景、环境、旅馆等等都是公共资源,不能浪费。”听完他的解释,我和朋友不由得大笑:澳大利亚人怎么这么傻!放着生意不做,还给我们讲起了大道理。
第二天的经历更让人觉得蹊跷。在饭店,我和朋友点菜时,一下子要了4个菜和两瓶酒,之后问服务小姐还有什么特色菜,这时,老板来到我们身边,奉劝我们等吃完了再要,如果执意点菜,菜价将是平时的两倍。老板解释说:“因为考虑到只有你们两个人,如果吃不完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后来的几天,我和朋友遇到许多类似的事情。在澳大利亚,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个体老板,他们宁愿放弃赚钱的机会,也不愿浪费公共资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一种公众意识,被人们自觉遵守。这时我们才明白,澳大利亚人为什么在生活富足的同时,还能拥有蓝蓝的天、清清的水。
(摘自《中国文化报》 庄佩金 /文 2010年 12月 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