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放着干草药,厨房里摆着一列搪瓷罐,院子里随处可见煤饼渣和废弃的煤炉……这是笔者11月25日在东阳市原上卢镇朱村朱昌雅家看到的场景。粗看这一情景,你或许会认为他家是开中药铺的,其实不然,他家有一个卧床28年的病人,每天都要吃中药。
生命延续28年
朱昌雅,今年76岁,他妻子周友妹小他一岁。夫妻俩生有两儿两女。“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家条件在村里还算不错的。自从我妈生病后,我们家的日子就过得非常艰难了。”阿新是朱昌雅的小儿子。他说,1983年的一天,母亲因劳累过度从车上摔下来,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得了肝病。从此,母亲一直卧床不起。“多亏了我父亲的精心照料,我母亲的生命才得以延续。”阿新说,他母亲刚生病那几年,村里不少老人预言她活不了几年。如今,28年过去了,和她同龄的老人,有的已经走了,她却还活得好好的。“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工作,全靠我父亲。”
感叹妻子太辛苦
“如果友妹没有生病,我们一家该多幸福。”1998年,朱昌雅写过一份自传,笔者从中读到了这样的语句。
朱昌雅说,妻子周友妹从小因为家里穷,两岁不到就当了童养媳。日子过得很艰苦。1954年,她因各方面表现积极,被吸收入党。
朱昌雅是在工作中和周友妹产生感情的。“她年轻时很漂亮,身上有股干劲,从一个童养媳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很不简单。”朱昌雅这样形容妻子。
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后,他家4口人的田地全由妻子一人劳作。1982年,妻子又被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村里的日常工作,还有繁重的家务农活,她从早忙到晚。她这辈子太苦了,我能为她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她。”朱昌雅说。
一边上班一边熬药
妻子被查出肝病后,朱昌雅带妻子去过杭州、萧山等地求医,但效果都不明显。后来,病情逐渐稳定,他将妻子带回老家,天天熬中药给她吃。1985年,朱昌雅所在的单位迁入城区。为了方便照顾妻子,他在厂门口50米处租用民房居住,一边上班一边服侍妻子。
1992年,听小儿子的一位同学介绍了一个土草药处方,而且妻子吃了草药后,效果也不错。从那时起,朱昌雅经常到塘西一带的田间地头找草药,周六、周日中午出发直到傍晚回家,每天煎药一帖。“找土草药很辛苦,但她服药后感觉很舒服,我也跟着舒服。”。
讨两亩地种草药
阿新说,母亲天天躺在床上,有时吃的东西不对,肚子马上有反应。2006年,他父亲和往常一样到处找草药,可是,母亲吃了后,说肚子胀,怀疑草药可能被除草剂或杀虫药污染了。因此,这给父亲找土草药带来很多困难。“她吃得不舒服,我睡得也不安心。”朱昌雅想来想去,决定自己种草药。2007年,他向村民先后讨了2亩地,试种草药。通过细心培养管理,他试种成功。
精心蒸煮营养餐
在朱昌雅家的老房子里,笔者看到屋里堆放了很多煤饼。朱昌雅说,这么多年下来,天天熬中药,煤已经烧了4吨,煤炉烧坏了十几个。因为每天都要熬5种土草药共0.55公斤,一般的药罐子装不下,他不得不用搪瓷罐熬药。“搪瓷罐也熬坏了十多个。”此外,豆浆机也磨坏好几个了,夏天他要帮老伴赶蚊子,苍蝇拍也换了10多个。“我们现在不担心我妈,倒担心我爸。”阿新说,这么多年来,他父亲太累了,现在精神状态还没有他母亲好,“去年,医院还给我父亲下过病危通知。” (董金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