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中心镇培育工作,赋予楚门镇更大发展权限和发展空间。楚门镇也不失时机地围绕打造改革实验区的目标,实行项目集中建设,推动促进发展方式从“各自为政”向“统筹协调”转变,较好地提升了发展活动。
推动体制机构创新,加快中心镇改革步伐。玉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中心镇培育政策,如对楚门落实了“五个全额返还”,即中心镇的税收分成,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对乡镇的有关规定确定收支基数,超基数收入全额返还;中心镇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县得部分全额返还;中心镇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县得部分全额返还;水资源费,县得部门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部门全额返还,并增加用地指标,优先安排楚门中心镇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用地;而且在投资体制、市场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赋予中心镇更大的权限。所有这些,都为楚门镇促进发展方式从“各自为政”向以“统筹协调”转变,提升发展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区域空间规划优化,为项目集中建设营造载体。
统筹发展首先要做好规划创新,按照建设港北新中心的要求,对楚门镇总体规划进行重新调整,把楚门镇的规模范围扩充到港北区域,高规格编制了建成区控制性详规。按照城市功能和布局,楚门镇确立“东控、西进、南调、中优、北连”的城建总体架构,明确“拉开框架、接轨二期、完善路网、辐射周边”的城镇建设定位,形成以泽坎线为特色产业带,建成区为据点的开发模式。目前玉环县港北区域已逐步形成了以楚门镇为中心,清港和玉环经济开发区为两翼,其余乡镇为外围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推动交通项目集中,打造港北地区枢纽中心。改善交通条件是实现中心镇统筹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五纵四横”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其中直塘路、环保路、南兴西路、红照路并行接轨未来城市中心大道——滨江大道;泽坎线、昌业路贯穿起清港区块;76省道复线联通龙溪、沙门两镇。“五纵四横”的框架下,楚门镇城区框架也逐步拉大,已成为港北地区枢纽中心。
推动城镇项目集中,优化港北地区服务环境。近年来,楚门镇积极优化港北地区服务环境,通过项目集聚建设和发展,镇区域城市功能分区显现,东区建成了自然环境优越的柳浪、朝阳住宅小区,及新开发的海岛移民小区——南滨小区;西区建成了楚门客运中心,科技工业园区;南区建成了玉环商展中心、玉环现代家具城、钢材市场;环绕老城区的环河驳坎等工程也已经完成,城市配套设施和辅助功能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镇行政事业中心、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心幼儿园、工商所、房管所等一批建设项目正在协调论证和推进。
人口集中居住 发展魅力得以彰显
楚门镇围绕打造玉环副中心城市目标,不断优化生活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实行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等集中居住,促进生活方式主体从农村居民向以城市居民转变,较好地提升了发展魅力。
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了“劳者有其业”。楚门镇以“环境的优化”聚集“人气”取得明显成效,近年相继荣获全国著名的“文旦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卫生镇、生态镇、体育强镇和十大经典江南小镇,尤其是2006年楚门镇成功创建浙江省文明镇后,2008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先进单位。楚门镇努力坚持实施以人为本发展导向,推进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采取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多种就业渠道并举等途径,千方百计为农村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以科技产业功能区建设为平台,不断吸引外来人员。据不完全统计,楚门的园区企业为社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近4.5万个。以沟通交流平台,使外来人员和谐融入楚门镇。
优化宜居环境,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楚门镇以相对集中易地建造、因地制宜原址翻建等不同模式,切实做好村庄改造总体规划和房型设计,吸引着周边乡镇、海岛移民、高山移民和外来人员源源不断地向楚门中心镇集聚,如以朝阳小区等新区建设带动筠岭、应家、余家高山移民向镇区集聚,仅应家、筠岭两村就有近700户高山移民走出大山,安置面积达12公顷,移民率占70%左右。南滨小区建设带动鸡山海岛移民向镇区集聚。楚门镇还将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增量楼盘开发等途径,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优化人文环境,实现了“闲者有其乐”。楚门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从宋代戴明于1175年创建皆山书院,开玉环教化之先风,到现代涌现的著名作家叶文玲、叶鹏兄妹等,自创文学季刊《曲桥》发行至今已有14年,无不显示出古镇的人文魅力。多年来,楚门镇秉承深厚文化底蕴,以“抓文化、聚民心、促发展”为主线,从四个层面努力打造“文化楚门”,彰显楚门发展魅力。在镇级层面,坚持以楚洲文化城为中心阵地(楚洲文化城占地10亩,总投资近300万,是一座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活动中心),全面推进先进思想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和发展,构筑了健康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吸引了农村群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了文化主阵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村级层面加大投入,实现28个村基层文化俱乐部全覆盖,并借助露天广场等平台送戏下乡,使广大群众都享有了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好平台,农村文化、广场文化日益丰富。在企业层面,楚门镇积极引导企业搞好文化建设,以创建企业星级职工文化俱乐部为载体,丰富企业职工文化活动,涌现了第一家具厂、诺贝家具、台州方科等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在自然景观层面,楚门镇积极挖掘地方自然景观特色,加大南山公园、龟山公园、牛角抗风景区等自然景观建设,并予以人文内涵,汇聚四方人脉。
楚门镇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展生产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宣传教育为手段,以村(居)民自治为重点,调动全镇人民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促进中心镇又快又好发展。明天的楚门更将是玉环岛上一颗璀璨闪光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