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7版:专版

玉环岛上的

璀璨明珠

——记省级中心镇楚门镇

  楚门镇地处浙江东南黄金海岸线,位于玉环县北部、楚门半岛中心地带,北接
  温岭市,西濒乐清湾,是全国著名的“文旦之乡”。行政区域面积37.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28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9.1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1万人。自2000年8月被确立为省级中心镇以来,楚门镇以加快中心镇建设为战略支点,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规划为先导,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纽带,科学谋划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积极引导并实行产业集中发展、项目集中建设、人口集中居住,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和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全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
产业集中发展 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楚门经济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政府以打造楚门经济圈、培育玉环港北中心为目标,大力实行产业集中发展。
  推进工业向功能区集聚将楚门科技产业功能区作为重要工业区块打造,楚门镇最大的工业园区——楚门科技产业功能区总占地面积3000多亩,入园企业187家,已形成家具、水暖阀门为主的产业集群。园内拥有规模上企业85家,占全镇规模上企业总数的50.6%。
  工业企业的有效集聚,为楚门推动转型升级,开展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依托科技产业功能区,楚门共成功培育上亿元企业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已占到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4%多。同时,为加快建设“科技楚门”,全镇每年投入近3亿元用于技改,共组织了3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楚门100多家企业进行创新项目对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明显,全镇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共形成国家级品牌6个,省级品牌9个,市级品牌11个。如今的楚门,已是台州重要的水暖阀门和家具等先进制造业基地,是玉环所拥有的中国阀门之都、中国水龙头生产基地、中国水暖阀门精品生产(采购)基地、中国欧式古典家具生产基地和中国阀门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基地等五块国字号区域品牌的产品生产核心区,也是玉环工业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推进三产向建成区集聚近年来,楚门镇党委、政府坚持“三产活镇”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同时,深入实施退二进三,不断推动大型商贸、超市、物流、餐饮、文化和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三产行业向建成区集聚。目前,位于楚门镇建成区内的玉环商展中心和现代家具城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家具专业市场,两大市场年交易额超3亿元。以商展中心为中心,该镇全力打造的水暖阀门产源地市场——“中国水暖阀门城”一期工程也已正式开业;另外,中国玉环机床模具展在此连续举办,已成为浙江规模最大的专业机床展之一,每年展会意向及直接成交额逾亿元。
  集聚促进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镇三产繁荣。在家具产业带动下,一个板材市场已在当地的现代家具城附近形成,玉环最大的零售卖场汇源超市旗舰店及配送中心选择在该镇落户;玉环飞龙建材市场建成开业,预计年营业额上亿元;浙江欧勇物流有限公司整合玉环18家物流企业而成,拥有现代物流跟踪系统,直接联通全国主要城市,也选择落户在楚门,使楚门物流业实现了全面升级。如今,楚门已拥有规模上三产企业50余家,年营业额近20亿元;拥有上亿元市场5个,年成交额近10亿元。依托玉环产业优势,打造集商贸、会展、信息、网络和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批发市场群,是楚门镇发展三产的战略目标。
  推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聚 楚门镇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积极走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之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格局。镇内农业产业集中化程度较高,共形成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拥有种植大户120人,种植面积2000亩,拥有养殖大户70人。品牌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楚门文旦蝉联全国柚类评比“八连冠”,并于2009年荣获全国驰名商标称号;楚门文旦生产基地和彭宅村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经济效益位居玉环同类基地前列。现代农业建设稳定推进,全镇已发展各类村级经济组织33家,其中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合作社入社农户160户,直接辐射带动农户千余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