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力丹
永康市古山镇世雅上街村63岁的农民胡妙玲,已有8年的养猪史,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养猪大户。今年8月26日,她已建成3年的1920平方米养猪场因“未批先建”被当地政府拆除,猪场里数十头猪无辜“牺牲”。这件事的缘由还得从3年前胡妙玲改迁新养猪场说起。
政 府:养殖场影响村貌养殖户:支持改建同意搬迁
8年前,胡妙玲在村里办起了占地半亩的养猪场,“当时养殖场效益很不错,可年产毛猪200多头,在村里也算是个养猪大户。”
2007年,世雅上街村搞村貌整治行动,考虑到胡妙玲的养殖场建在村中,影响村容村貌,村里要求她将养殖场搬迁到离村远一点的地方。胡妙玲说,她同意搬迁的同时也提出,希望借搬迁的机会扩大3亩养殖场地,达到年产毛猪3000头的规模。“村里很支持我发展规模养殖的想法,让我自己去找新的养殖点。”但胡妙玲同时告诉记者,村里让她去找地,却没有告诉她该去哪里找,哪些土地可以建养殖场。找一块合适的土地并不容易,胡妙玲好不容易才在离世雅上街村两公里远的地方,找到了一块比较合适的土地,“当时我并不知道那里是农保地,因为看到长期没人耕种,一直荒着,而旧猪场又急需搬迁,我也就盲目地在那建起了养殖场。”
政 府:农保区不能建猪场养殖户:建设之初并不知情
在未批的土地上建养殖场,这一做法立即遭到了永康市国土资源局的制止,“我们在2007年的6月和8月曾先后两次向胡妙玲下达违法用地责令停工责任通知书。”该局信访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养猪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所以,当时并没有下令立即拆除。”
此时胡妙玲的新养殖场已快建成,她希望补办审批手续继续养殖,但一直未能获得批准。“胡妙玲所占用的土地属于农保区,建砖瓦房破坏耕地不合法。”古山镇的应琛副镇长解释说,养殖场紧挨镇里新开发的工业区,胡妙玲没有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不少人反映她养猪污染周边环境,因此,镇里建议胡妙玲把养殖场搬到离村更偏远的荒地或山脚下。
政策不允许,养殖场建设又骑虎难下,胡妙玲觉得很委屈:“我在建养殖场前并不知道这块地不能用,而现在要再找一块合适的土地很难,况且新养殖场已建了95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出栏生猪3000头,为此,我到村里、镇里跑了数十次,希望政府出面,能帮我找其他合适的地方,可始终没能解决。”双方几次沟通未果,胡妙玲猪场的事就搁置了下来。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政 府:违章建筑必须清理养殖户:“猪八戒”难寻立身之地
今年,古山镇开展违章建筑治理清查,胡妙玲听说养殖场即将被拆除,急得几晚睡不着觉。8月17日,她找到世雅上街村村主任夏秋月,希望她出面帮助自己说情,“考虑到胡妙玲养殖场实际情况,当时我给古山镇的领导写了情况说明,希望能同意其补办手续。”夏秋月说:“可双方仍未能就搬迁问题达成一致。”
8月20日,胡妙玲收到了永康市国土资源局、永康市城管局和古山镇政府联合下达的通告,要求她在当月22日18点前拆除违规建成的养殖场并清空里面的财物和人员,或是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后保证限期搬迁,但被胡妙玲拒绝了。“不是我不转移,是一百多头猪没有安置的地方。”胡妙玲说。
在多次协调不成后,8月26日,当地政府对养殖场执行了强制拆迁,胡妙玲反映说,在执行过程中,有数十头猪被倒塌的建筑压死,其中包括几头种猪。“现在被拆后剩下的一间半猪舍断水断电,剩下的100多头猪,养殖很困难。”胡妙玲坦承这样的损失让她不能接受。“在拆迁时,工作人员也试图把猪赶出猪舍,但不少猪受到惊吓后又跑了回去。”应琛副镇长表示:“我们很支持农民养猪致富,但土地承包必须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强行占地未批先建肯定行不通。”据悉,永康市畜牧兽医局已就此事开展了认真调查,并给出调解意见,希望当地村委、镇政府能够帮助胡妙玲一起寻找其他合适的地方安置剩余的猪,度过目前的难关。
记者手记:在采访这件事的过程中,记者的心情一直十分沉重,这场损失本该可以避免发生。胡妙玲“未批先建”有错在先,如果她能按照相关规定,在养殖场建设之前就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辛苦经营的养殖场就不会因违法占地而被拆除;但同时,如果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整治执法过程中能帮助胡妙玲妥善安置财物,也可相对减少其损失。
胡妙玲的案例并非个例,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仍有“未批先建”的情况。“未批先建”不合法,应当予以整治,但农民在申请用地手续,扩大经营发展过程中也的确会碰到政策、资金方面的困难和困惑,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并在执法过程中更细致、更全面地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让农民更放心、更有干劲的发展致富,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