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
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与死于艾滋病的人数不相上下;
每10秒钟,就有人死于糖尿病相关性疾病,同时有2例新病例确诊……
11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糖尿病日。目前,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我国已成糖尿病第一大国
数据显示,每年直接或间接因糖尿病而丧生的人数与死于艾滋病(AIDS)的人数已不相上下。但是,与人人谈而色变的艾滋病相比,糖尿病更像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与传染病相比更加防不胜防。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现已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患者已高达9000多万,平均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是糖尿病人,或已经具有糖尿病前期征兆。作为一种慢性病和终身疾病,糖尿病带给患者的除了生理心理上的痛苦,还有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近年来,我国直接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高达数百亿元。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在未来10年内,仅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就将给我国造成至少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现代生活藏“甜蜜”隐患
据权威资料显示,到2025年,将有近75%的糖尿病患者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使人们工作压力剧增、生活节奏加快,种种因素对现代人的综合影响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爆发性增加的重要因素。过去,人们总以为糖尿病是发达国家的常见病,是有钱人才会得的“富贵病”。事实上,科学研究证实,相对于西方人,亚洲人种对糖尿病有着更高的遗传易感性,同时具有发病年龄更早、并发症出现更早的特点。
目前,我国城市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达到9%-10%,而美国大约只有7%。此外,近年来糖尿病人年轻化趋势明显,青年、中年患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甚至许多少年儿童也过早地患上了这一“老年病”,这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某些弊端有着重要联系。目前,在不少甜品店里,随处可见孩子们不加节制地食用高热量食品,而广大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如此饮食的危害。
如何预防糖尿病
要遏制糖尿病的蔓延,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最为重要。健康专家指出,从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来看,个体的遗传差异性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每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后天环境的影响更大。
常有这样一些患者,他们年轻时忽略身体健康,只顾拼命赚钱,等到生活改善了,在饮食方面又不够注意,平日里出门就以车代步,工作的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运动的时间却少之又少……直到身体每况愈下,只能再拿钱救命。一些在过去让人羡慕的生活方式其实正是损害人们健康的罪魁祸首。
专家说,科学合理的膳食与运动对于糖尿病的预防、辅助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竞争也更加激烈,生活节奏快,有的人习惯于吃肉类、糖类等高热量的食品,不注重营养均衡;有的人因为工作等原因经常酗酒、熬夜、吃快餐,饮食不规律,生活作息混乱。对此,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应注意控制体重,但这并不是让人们去做“苦行僧”,与美食“绝缘”。日常饮食中食物的种类应丰富,营养搭配要合理,烹调过程宜清淡。相比大鱼大肉等食品,绿色蔬菜和粗粮是更理想的选择。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粗粮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等都是多糖类谷物,进入人体后吸收较慢,与蔗糖、葡萄糖等小分子糖类相比更加健康。 (本报综合)